929诗句网 欢迎您的访问
当前位置:929诗句网 > 诗词大全 > 《上黄堆烽》
《上黄堆烽》全文
唐 / 李益   形式: 七言绝句  押[文]韵

心期紫阁山中月,身过黄堆烽上云。

年发已从书剑老,戎衣更逐霍将军。

(0)
拼音版原文全文
shànghuángduīfēng
táng /

xīnshānzhōngyuèshēnguòhuángduīfēngshàngyún

niáncóngshūjiànlǎorónggèngzhúhuòjiāngjūn

注释
心期:期待。
紫阁山:虚构的高山或隐居之地。
月:月亮,象征高洁或思乡之情。
身过:亲身经历。
黄堆:形容黄土烽火之地。
烽上云:烽火台上的云烟,象征战事。
年发:年华。
书剑:读书和剑术,代指文武学业。
老:衰老。
戎衣:军服,指战士身份。
霍将军:霍去病,西汉名将,以勇猛著称。
翻译
心中期待着紫阁山中的明月,身体却穿越过黄土烽火缭绕的云烟。
随着岁月流逝,我已经在研读诗书和习武中老去,身穿战袍,追慕着霍去病那样的英勇将军。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诗人在边塞的生活景象,充满了对远方家乡和月亮的思念,以及对于军旅生涯的无奈和老境的感慨。

"心期紫阁山中月"表达了诗人内心深处对故乡美好景色的怀念,而“身过黄堆烽上云”则写出了诗人自身所处的是边塞的战事环境,黄堆烽指的是边疆的烽火台,这里象征着战争和警报。紫阁山可能是诗人心中理想化的家乡之地。

"年发已从书剑老"一句,则表达了诗人的感慨,他年轻时曾经依靠笔墨和剑术立身立命,但如今头发已经斑白,岁月让他感到老了,这也反映出诗人对于自己青春已逝的无奈。

最后"戎衣更逐霍将军"则写出了诗人的军旅生涯,他不得不继续跟随霍将军征战在外,穿着戎装(军服)。这句透露出诗人对战争和军旅生活的无力感,以及他不得不坚持下去的命运。

整首诗通过对比手中的书剑与身处的烽火台,通过对月亮的思念与现实中老去的自己,表达了诗人内心深处的矛盾和复杂情感。

作者介绍
李益

李益
朝代:唐   字:君虞   生辰:约750—约830

李益(约750—约830),唐代诗人,字君虞,祖籍凉州姑臧(今甘肃武威市凉州区),后迁河南郑州。大历四年(769)进士,初任郑县尉,久不得升迁,建中四年(783)登书判拔萃科。因仕途失意,后弃官在燕赵一带漫游。以边塞诗作名世,擅长绝句,尤其工于七绝。
猜你喜欢

论形

钳象蜈蚣钳,嘴象狮子嘴。

头象蜻蜓头,腿象蚱蜢腿。

颜色要相当,毛燥斯为美。

(0)

芍药·其一

又是扬州芍药时,花应笑我赋归迟。

满堂留得春如画,对酒何妨鬓似丝。

玉立黄尘那可到,锦围红蜡最相宜。

买山若就当移种,此际谁能杖履随。

(0)

华阳山堂落成

小筑菟裘石磴间,登临极望意苍然。

三更栗叶中峰雨,四月桃花一洞天。

时听茅君归碧落,恍闻玉女鍊丹铅。

江湖万里尘埃远,留得深山一道泉。

(0)

芙蓉

浅深红穗绕汀洲,笑舞西风体力柔。

雅意陂塘非玩物,令人却忆蓼花游。

(0)

谒洪泽镇龙祠

平生忠孝彻幽冥,稽首龙祠鉴此诚。

自是皇灵频震叠,也知神力解因成。

片帆以往无多路,百里之间只一程。

目断长淮嗟往事,孤哀有泪落边城。

(0)

岳大用寺簿惠佩刀

文阵谈锋不可当,小恢游刃向朝行。

一夫敌尔嗟长剑,十九人中见颖囊。

徐子身非逢季札,吕虔心已识王祥。

善刀我亦知藏去,他日犹烦赐尚方。

(0)
诗词分类
乐府 壮志难酬 归隐 和诗 伤逝 泰山 闺怨 羁旅 奉和 赞颂 应制 离愁 伤春 忆昔 闺思 黄河 访友 劝勉
诗人
张文姬 安维峻 蒋璨 陈经邦 薛昂夫 繁钦 杜充 曹仁虎 张潮 席豫 陆贽 卢熊 王琚 顾众 司马承祯 许稷 何焯 谢混
诗词赏析
名句欣赏

Copyright © 2025 929诗句网

本站提供古诗文赏析及诗词名句翻译。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备案号-豫25011f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