耆婆去后无消息,病者憧憧日扣门。
百草自知无识者,丛丛垂泣在篱根。
耆婆去后无消息,病者憧憧日扣门。
百草自知无识者,丛丛垂泣在篱根。
这首诗是宋代僧人释智愚所作的《颂古一百首》中的第九十六首。诗中描绘了一幅凄凉而深沉的画面:耆婆(可能是指一位年长的智者或医生)离开后,病患者每日焦虑地敲打柴门,期盼着能得到帮助。然而,那些生长在篱笆根旁的百草无人问津,它们自知无人识得其药用价值,只能默默垂泪。诗人通过草木的无声哀诉,表达了病者孤独无援的境遇和对耆婆离去的深深怀念。整首诗寓情于景,富有哲理,体现了禅宗诗歌的意境。
分教分符恰五年,异乡几若故乡然。
归来几作池塘梦,送别欲随驺御仙。
目断甘林应饱熟,手栽栾实想芳鲜。
邦人若问老州牧,为说清霜绕鬓边。
趣还宗老侍经筵,宿望訏谟信岿然。
引疾屡烦颁汉制,赋归先已买吴船。
去年趋召叨同传,今日求闲愧着鞭。
未得相随出关去,羡公徒御若登仙。
少年文价重神京,游宦还闻政有声。
南省但推韩吏部,北方犹问赵先生。
人传殿上三千牍,上喜胸中十万兵。
暂辍望郎分帅阃,淮南草木更知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