崇选穆穆,利建明德。于显穆亲,时惟我王。
禀姿自然,金质玉相。光宅旧赵,作镇冀方。
休宠曲锡,备物焕彰。发轨上京,出自天邑。
百寮饯行,缙绅具集。轩冕峨峨,冠盖习习。
恋德惟德,永欢弗及。
崇选穆穆,利建明德。于显穆亲,时惟我王。
禀姿自然,金质玉相。光宅旧赵,作镇冀方。
休宠曲锡,备物焕彰。发轨上京,出自天邑。
百寮饯行,缙绅具集。轩冕峨峨,冠盖习习。
恋德惟德,永欢弗及。
这首诗是张华在魏晋时期为赵王应诏而作,描绘了赵王出行的盛大场面和人们对他的敬仰之情。诗中运用了丰富的比喻和象征手法,展现了赵王的高贵品质与威严形象。
首先,“崇选穆穆,利建明德”两句开篇即赞美赵王被选中的神圣与道德的光辉,暗示其品德高尚,深受上天眷顾。“于显穆亲,时惟我王”则进一步强调赵王作为君主的尊贵地位,与显赫的家族背景紧密相连。
接着,“禀姿自然,金质玉相”描绘了赵王天生丽质,犹如金玉般珍贵,体现了其非凡的外貌与内在气质。“光宅旧赵,作镇冀方”则点明赵王的领地与职责,他不仅治理着古老的赵国,还担任着冀方的镇守重任,显示了其深远的政治影响力。
“休宠曲锡,备物焕彰”两句赞颂赵王受到的崇高荣誉与物质上的丰富赐予,彰显了其地位的尊崇与权力的显赫。“发轨上京,出自天邑”描述了赵王出行的壮观场景,他从京城出发,仿佛来自天际,充满了神秘与威严。
最后,“百寮饯行,缙绅具集”表现了众多官员与贵族前来为赵王送行的盛况,体现了对赵王的尊敬与依恋。“轩冕峨峨,冠盖习习”通过描绘华丽的车马与整齐的官服,进一步渲染了仪式的庄重与隆重。“恋德惟德,永欢弗及”表达了人们对赵王美德的深深怀念与无尽的喜悦,强调了赵王品德的永恒价值与深远影响。
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对赵王出行场景的细腻描绘,以及对其品德与功绩的高度赞扬,展现了魏晋时期对君主的崇拜与对高尚道德的崇尚,同时也反映了当时社会对于权力与荣耀的追求。
吹剑驱愁,挥杯劝影,湖上重与温存。
一弄荒波,客来犹道閒身。
隔年缥缈钧天梦,傍清钟、忍断知闻。
袖香熏,携向虚堂,还熨诗痕。
遮门不是閒烟水,洗秋心最苦,更托鹃春。
小阁通明,夜深孤月寻人。
褰裳手把芙蓉朵,问目成、可记灵均。
便从君,把臂黄华,相守孤根。
一帧湘魂。正捐珰水阔,泛瑟烟昏。
江皋几丛憔悴,留伴灵均。
日暮通词何许,有婵媛、北渚孤颦。
国香纵流落,未许东风,换土移根。
经年亡国恨,料铜槃冷透,铅泪潸痕。
故宫天远,鹅管从此无春。
补作宣和残谱,尽消凝、老去王孙。
不成被花恼,步入鸥波,满袜秋尘。
过江人暮经年事,镫床重话秋雨。
北风驱雁暂成行,飞泊寒筝柱。伴独客、零宫断羽。
天涯惟有啼鹃苦。
漫浪说浮家,冷梦落、沧波几队,白鸥同住。
长记堕策吹尘,浮云蔽眼,上东门外歧路。
剩烽惊断后归魂,呜咽铜驼语。笑一夕、枯槎倦渡。
腥尘还傍蛮江去。
要故人、登临倦,自结春帆,素馨开处。
轻露瀹残暑,哉魄拟初弦。
天台万八千丈,中有紫霞仙。
正理中枢旧武,却忆邻环昨梦,重上蜀青天。
只守伯禽法,駉野万云烟。锦川星,郎位宿,又移躔。
为无结辈十数,踏遍蜀山川。
人识绍兴奉使,家有显谟科约,慧命得公传。
从此造朝去,两地亦青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