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29诗句网 欢迎您的访问
当前位置:929诗句网 > 诗词大全 > 《饯李秀才赴举》
《饯李秀才赴举》全文
唐 / 刘希夷   形式: 五言律诗  押[阳]韵

鸿鹄振羽翮,翻飞入帝乡。

朝鸣集银树,暝宿下金塘。

日月天门近,风烟夜路长。

自怜穷浦雁,岁岁不随阳。

(0)
拼音版原文全文
jiànxiùcái
táng / liú

鸿hóngzhènfānfēixiāng
cháomíngyínshùmíng宿xiàjīntáng

yuètiānménjìnfēngyāncháng
liánqióngyànsuìsuìsuíyáng

注释
鸿鹄:大雁。
振:振动。
羽翮:翅膀。
帝乡:天之故乡,指仙境或理想之地。
朝鸣:清晨鸣叫。
银树:比喻银白色的树木,形容明亮。
金塘:金色的池塘,形容富丽堂皇。
日月:太阳和月亮。
天门:象征天宫或高远之处。
风烟:形容夜晚的迷茫景象。
夜路长:夜晚的道路显得漫长。
穷浦雁:困于荒僻水边的大雁。
岁岁:每年。
不随阳:不能跟随阳光向南迁移。
翻译
大雁展翅飞翔,进入天之故乡。
清晨在银色的树丛中鸣叫,傍晚则栖息在金色的池塘边。
太阳和月亮仿佛接近天门,夜晚的风尘之路显得漫长。
我自怜如同困于荒僻水边的雁,每年都不能跟随阳光向南迁移。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一位士子赴考之情景,通过对自然景物的细腻刻画,表达了诗人对远方考试场地的向往和内心的忧虑。开篇“鸿鹄振羽翮,翻飞入帝乡”一句,以大雁比喻赴考之士,展现出他们追求理想的决心和勇气。“朝鸣集银树,暝宿下金塘”则是对考场所在地风光的描绘,通过“银树”、“金塘”的富丽景色,象征着考试胜利后的荣耀。然而,“日月天门近,风烟夜路长”一句,却透露出诗人对于旅途的艰辛和考验的忧虑。

最后,“自怜穷浦雁,岁岁不随阳”两句,则流露出了诗人对那些年复一年未能考取功名者的同情与自怜。这里的“穷浦雁”比喻那些落寞无闻的人才,而“岁岁不随阳”则表达了时间的流逝和机遇难得,显示出诗人对于时光易逝、机缘难求的感慨。

总体而言,这首诗通过对自然景物的细腻描写,以及对赴考士子情感的深刻揭示,展现了古代士子们对科举考试的渴望与不安,同时也反映出诗人对于人才难以遇到的哀叹。

作者介绍
刘希夷

刘希夷
朝代:唐   字:延之(一作庭芝)   籍贯:汝州(今河南省汝州市)   生辰:约651年-约680年

刘希夷(约651年-约680年),唐朝诗人。一名庭芝,字延之(一作庭芝),汉族,汝州(今河南省汝州市)人。高宗上元二年进士,善弹琵琶。其诗以歌行见长,多写闺情,辞意柔婉华丽,且多感伤情调。《代悲白头翁》有“年年岁岁花相似,岁岁年年人不同”句,相传其舅宋之问欲据为已有,希夷不允,之问竟遣人用土囊将他压死。延之少有文华,落魄不拘常格,后为人所害,死时年未三十。原有集,已失传。
猜你喜欢

明月棹孤舟

恁似桃花容易醉,芳颜拼、一春憔悴。

怕见青山,芙蓉叠叠,为似个人云髻。

点点襟前红是泪,浣教去、旧痕没计。

乳燕谁家,啼鹃何代,忍说废兴详细。

(0)

閒兴·其四

酒阑客散小堂空,旋卷疏帘受晚风。

坐久忽惊凉影动,一痕新月在梧桐。

(0)

清平道中

亦知春久去,花尚满陵冈。

小朵穿篱白,微风过马香。

清平蒙伐罪,苗獞识尊王。

盐米通吴蜀,人今无异方。

(0)

虞姬

力尽重瞳霸气消,楚歌声里恨迢迢。

贞魂化作原头草,不逐东风入汉郊。

(0)

石琉璃

瑞石莹然冰雪姿,琢成宝月半如规。

骊珠出海光犹湿,牛渚燃犀照不遗。

丈室明涵金色界,禅关朗映白毫眉。

蒲团坐看炉烟袅,天禄何烦太乙藜。

(0)

春吟

东风吹我衣,不能开我眉。

何曾如草木,动辄得芳菲。

有葽皆秋气,无声不子规。

踏青驱拄杖,席地误沾泥。

呼仆抬愚谑,过僧值掩扉。

会心行到且,疏雨促人归。

(0)
诗词分类
母亲 战争 劳动 励志 清明节 老师 冬天 边塞 孤独 讽刺 豪放 咏物 写花 闲适 牡丹
诗人
陈羽 蒋廷锡 虞世南 叶绍翁 王粲 郭嵩焘 贯云石 邢昉 张华 殷云霄 王僧孺 陈德武 翁承赞 李因笃 程文海 高克恭 齐之鸾 魏源
诗词赏析
名句欣赏

Copyright © 2025 929诗句网

本站提供古诗文赏析及诗词名句翻译。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备案号-豫25011f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