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29诗句网 欢迎您的访问
当前位置:929诗句网 > 诗词大全 > 《玉女度千秋.寿吴母任孺人》
《玉女度千秋.寿吴母任孺人》全文
清 / 陈维崧   形式: 词

八十称觞,齐仰裙笄尊宿。如云子姓,捧钿车历碌。

春晖萦寸草,巨室森乔木。

思往事,青陵台上歌黄鹄。

歌罢灯寒,母绩还催儿读。儿已成名,孙又饶兰玉。

真妃来洞府,天姥斟醽醁。

愿百岁,湔裙常趁晴波绿。

(0)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对一位年届八十的吴母任孺人的崇高敬意与深情祝福。通过“八十称觞”这一传统习俗的描述,展现了对长者的尊敬与庆祝其长寿的喜悦。诗中以“齐仰裙笄尊宿”一句,生动地描绘了周围人群对这位长辈的恭敬与尊重。

“如云子姓,捧钿车历碌”,形象地展示了众多子孙围绕在母亲身边,以各种方式表达孝心与敬意。接着,“春晖萦寸草,巨室森乔木”两句,运用自然界的景象来比喻母爱的深厚与家族的繁盛,表达了对母亲养育之恩的感激以及家族繁荣昌盛的美好祝愿。

“思往事,青陵台上歌黄鹄”引用典故,暗示母亲过去的生活与成就,同时“歌罢灯寒,母绩还催儿读”则展现了母亲对子女教育的重视与辛勤付出。这种对过去的回忆与对未来的期许,体现了家庭文化的传承与延续。

“儿已成名,孙又饶兰玉”一句,预示着家族的荣耀与传承,子孙辈出,人才济济。接下来,“真妃来洞府,天姥斟醽醁”运用神话传说,象征着母亲如同神仙般受到尊崇,而“愿百岁,湔裙常趁晴波绿”则是对母亲健康长寿、生活幸福的深切祝愿。

整首诗通过丰富的意象和情感的交织,不仅赞美了吴母任孺人的高尚品德与深远影响,也寄托了对她的美好祝福与对家族未来的美好愿景。

作者介绍
陈维崧

陈维崧
朝代:清   字:其年   号:迦陵   籍贯:宜兴(今属江苏)   生辰:1625~1682

陈维崧(1625—1682年),字其年,号迦陵,江苏宜兴人。明末清初词坛第一人,阳羡词派领袖。明末四公子之一陈贞慧之子。明熹宗天启五年(1625年),陈维崧出世,幼时便有文名。十七岁应童子试,被阳羡令何明瑞拔童子试第一。与吴兆骞、彭师度同被吴伟业誉为“江左三凤”。与吴绮、章藻功称“骈体三家”。明亡后,科举不第。弟弟陈宗石入赘于商丘侯方域家,陈维崧亦寓居商丘,与弟同居。
猜你喜欢

客中思亲·其二

江山不阻还家梦,笔札难穷感旧愁。

回首北堂心最切,可怜无计买归舟。

(0)

和屈寓庵写愁韵

底事中宵梦不成,一身无那万愁并。

飘零踪迹随蓬转,澹泊生涯费舌耕。

短蜡烧残寒漏永,慈乌啼断月华明。

年来多少伤心恨,都付梅花晓角声。

(0)

梅花三公图为龚绂朝美赋

何人善写生,下笔极精妙。

一枝早发擅魁名,三鸟安栖得公号。

点染虽人为,活动等天造。

应知寓托有深意,不作纤奇取时好。

之子嗜文学,致泽期远到。

一朝无心得此画,无乃开先露机兆。

鼎鼐调和时,冰霜岁寒操。

愿言有志事竟成,吾辈宗盟幸辉耀。

(0)

观梅图

先生雅操如冰玉,不爱繁华爱幽独。

有足不踏公家门,有口不食非义粟。

却来山水最奇处,剩种梅花搆吟屋。

霜林雪径常独游,竹杖芒鞋巾一幅。

疏影暗香诗一联,千年脍炙无人续。

鹤骨久仙吟梦寒,画图尚尔清人目。

君不见涌金门外西湖边,花柳富贵人争传。

年年二月三月天,士女嬉游多画船。

望中一点青青然,为识先生名更妍。

(0)

离述陂

懵腾醉眼未全醒,厌听栖鸦达旦鸣。

款段踏穿杨柳月,快人拂面晓风轻。

(0)

杂咏四首·其一

看山随意出城东,归路行吟思不穷。

微月满桥烟浸水,朔风吹起暮天鸿。

(0)
诗词分类
托物言志 七夕节 乐观 地点 抒情 赠答 写雪 西湖 写水 生活 愤慨 忧国忧民 思亲 伤感 感慨 军旅 离别 乐府
诗人
赵昀 梁潜 刘方平 李兆洛 冒襄 刘向 王渥 包节 吕思诚 张浚 冯溥 彭而述 顾野王 张若虚 米友仁 辛延年 程颐 王磐
诗词赏析
名句欣赏

Copyright © 2025 929诗句网

本站提供古诗文赏析及诗词名句翻译。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备案号-豫25011f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