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庐当大道,节士不肯过。
穷巷独秉德,车马一何多。
势力走谀谄,礼义服委佗。
是以被褐人,长甘北山阿。
曰今岂有愧,渔上有行歌。
高庐当大道,节士不肯过。
穷巷独秉德,车马一何多。
势力走谀谄,礼义服委佗。
是以被褐人,长甘北山阿。
曰今岂有愧,渔上有行歌。
这首诗描绘了一位坚守道德操守的节士,他居住在简陋的巷子里,尽管外界权贵们的车马频繁,但他不为所动,独自保持着高尚的品德。诗人以这位“被褐人”为例,赞美他的清贫生活和对礼义的执着,即使身处北山,也无愧于心。最后,诗人借渔夫唱着歌,表达出对这种高尚品格的认同,认为在当今社会,这样的人并不罕见,仍然有人保持着独立的精神和行为准则。梅尧臣通过此诗,展现了对道义坚守者的敬仰和对浮华世态的反思。
伤心庚开府,书剑忆游梁。
十年流落冰雪,如履柏台霜。
昨日螳螂当辙,今日豺狼当路,牛背置神光。
竟访赤松去,不顾紫微忙。
汉貂蝉,万人杰,八州王。
有君如是何事,高卧北窗凉。
传得黄州密印,有病安心是药,此外更无方。
莫袖经纶手,遗爱在甘棠。
喜逢天上天人,一尊共醉梅花底。
朝元已了,读书未遍,复来人世。
憩鹤台边,景龙门外,十年游戏。
自归来,却过赵州桥上,阅桥下,东流水。
尽道翱翔物外,解牛刀、刃游余地。
谁知别有,香山远韵、谪仙豪气。
应笑蹉跎,半生书剑,今犹如此。
待西风,拂口貂裘尘土,进黄公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