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29诗句网 欢迎您的访问
当前位置:929诗句网 > 诗词大全 > 《钗头凤.二首·其二》
《钗头凤.二首·其二》全文
清 / 俞樾   形式: 词  词牌: 撷芳词

稽中散。从来懒。偶然偷吃胡麻饭。陈杯杓。同谐谑。

玉女投壶,月公行簙。乐。乐。乐。芙蓉岓。茱萸畔。

一年光景看看晚。东飞雀。南飞鹤。

投我琼瑶,报之红◆。薄。薄。薄。

(0)
鉴赏

这首诗是清代诗人俞樾所作的《钗头凤》之二。诗中描绘了两位隐士的生活场景,通过“稽中散”这一典故,展现了他们闲适自在、超脱世俗的生活态度。

首句“稽中散。从来懒。”以“稽中散”为引子,点明了人物的身份和性格特征——懒散、不拘小节。接着“偶然偷吃胡麻饭”,描绘了他们偶尔享受的简单生活,体现了生活的随意与自然。

“陈杯杓。同谐谑。”描述了他们在日常生活中饮酒谈笑的情景,充满了轻松愉快的氛围。“玉女投壶,月公行簙。”进一步展示了他们的生活情趣,投壶和行簙是古代的娱乐活动,这些细节生动地刻画出他们生活的雅致与乐趣。

“乐。乐。乐。”三声“乐”字,表达了他们对生活的热爱与满足,这种情感贯穿全诗,使得整个场景显得温馨而充满诗意。

接下来的“芙蓉岓。茱萸畔。”两句,将场景转换至自然之中,芙蓉岓和茱萸畔,既是对自然美景的描绘,也暗含了节日或特定场合的氛围,如重阳节,增添了诗的意境美。

“一年光景看看晚。”一句,表达了时光易逝的感慨,但紧接着的“东飞雀。南飞鹤。”两句,通过鸟儿的飞翔,象征着自由与超脱,暗示了即使时光匆匆,他们依然能保持内心的宁静与自由。

“投我琼瑶,报之红◆。”两句,运用了比喻手法,琼瑶代表珍贵的礼物,红◆可能是指红色的果实或花朵,表达了相互之间的馈赠与感激之情,深化了人与人之间的情感交流。

最后,“薄。薄。薄。”三声“薄”字,可能寓意着他们对物质的淡泊,对生活的简朴追求,以及对人际关系的真诚与珍惜,整个诗篇在和谐、淡泊、真挚的情感中结束,留给读者深深的思考与回味。

作者介绍
俞樾

俞樾
朝代:清   字:荫甫   籍贯:浙江德清   生辰:1821-1907

俞樾(1821-1907),字荫甫,自号曲园居士,浙江德清人。清末著名学者、文学家、经学家、古文字学家、书法家。他是现代诗人俞平伯的曾祖父,章太炎、吴昌硕、日本井上陈政皆出其门下。清道光三十年(1850年)进士,曾任翰林院编修。后受咸丰皇帝赏识,放任河南学政,被御史曹登庸劾奏“试题割裂经义”,因而罢官。遂移居苏州,潜心学术达40余载。治学以经学为主,旁及诸子学、史学、训诂学,乃至戏曲、诗词、小说、书法等,可谓博大精深。海内及日本、朝鲜等国向他求学者甚众,尊之为朴学大师。 
猜你喜欢

枕上闻急雨二首·其一

枕上雨声如许奇,残荷丛竹共催诗。

唤回二十三年梦,灯火云安驿里时。

(0)

园中偶题四首·其四

九日春阴一日晴,不堪风驾浪花生。

画船欲解还归卧,寂寂窗扉听鸟声。

(0)

别严和之二首·其一

器之魂逝已难招,尚有和之慰寂寥。

今夜月明空叹息,想君孤棹泊溪桥。

(0)

甲子岁暮

世间巧拙亦何施,万事难禁岁月移。

迟死几时天有意,要令自悟不须师。

(0)

一壶歌五首·其二

先生醉后即高歌,千古英雄奈我何。

花底一壶天所破,不曾饮尽不曾多。

(0)

大茅峰四绝句·其一

悬崖石磴刷苔青,空谷无仙鬼亦灵。

闻说游人多好事,谁能扶直半山亭。

(0)
诗词分类
边塞 孤独 讽刺 豪放 咏物 写花 闲适 牡丹 节日 写人 挽诗 惆怅 写雨 题诗 写景 游玩 饮酒 荷花
诗人
谢应芳 温纯 张謇 戚继光 龚鼎孳 郭则沄 储光羲 高适 蒋士铨 陆佃 范仲淹 释敬安 吴镇 王廷相 沈与求 苏洵 吕南公 朱敦儒
诗词赏析
名句欣赏

Copyright © 2025 929诗句网

本站提供古诗文赏析及诗词名句翻译。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备案号-豫25011f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