词人身世半无憀。旧愁心上潮。依然风物过花朝。
隔墙听玉箫。谁与说,十年遥。客魂凭月招。
江湖出处可怜宵。梦痕消未消。
词人身世半无憀。旧愁心上潮。依然风物过花朝。
隔墙听玉箫。谁与说,十年遥。客魂凭月招。
江湖出处可怜宵。梦痕消未消。
这首词由清末近现代初的词人潘飞声所作,名为《阮郎归·题王莼农十年说梦图》。词中描绘了一位词人的身世之感,以及对过往岁月的回忆和感慨。
词的开篇“词人身世半无憀”,点明了词人的身世背景,暗示其生活境遇的平淡或不如意。“旧愁心上潮”一句,形象地表达了词人内心的忧愁如同潮水般涌动,难以平息。接下来,“依然风物过花朝。隔墙听玉箫”两句,通过描写春日的景致和远处传来的悠扬箫声,营造出一种既美好又略带哀愁的氛围,仿佛在提醒着词人往昔的美好时光。
“谁与说,十年遥。客魂凭月招”则进一步深化了词人的孤独感和对过去的怀念。这里的“十年遥”不仅指时间的久远,也暗示了词人与过去之间的距离,而“客魂凭月招”则表达了词人在月光下呼唤着远方的灵魂,渴望与过去的自己或重要之人重逢的愿望。
最后,“江湖出处可怜宵。梦痕消未消”两句,将词人的思绪引向更深层次的思考。江湖之处,既是词人生活的写照,也是他对人生际遇的感慨。在这漫长的夜晚中,词人或许在追寻着某种意义,或是试图从梦境中寻找答案。而“梦痕消未消”则以问句的形式,表达了词人对于过去记忆的留恋与不确定,是否能真正从梦中醒来,面对现实。
整体而言,这首词通过细腻的情感描绘和富有象征性的语言,展现了词人对过往岁月的深深怀念与对现实生活的复杂情感,是一首充满哲思与个人情感的佳作。
诸公学道,略听予言。如同干句家缘。
试看登杆踏索,走马行船。
何曾说辛道苦,遇艰难、转转心坚。
忘危险,更忘身忘命,忘后忘前。
不管傍人冷笑,殷勤地,常常谨谨专专。
假是苏秦陆贾,说不回肩。
人能如斯向道,可搜真、搜妙搜玄。
无不悟,又何愁不做神仙。
山侗昔日,名利忙忙。身如著箭香獐。
心似汤煎火炙,无暂清凉。
万般忧愁思虑,为儿孙、恼断肝肠。
不知苦,似游鱼在鼎,尚自游扬。
因遇心方开悟,觉从前为作,尽是刀枪。
唬得心惊胆颤,远离家乡。
常析梦也不梦,敢生情、起念思量。
人问著,觉浑身汗流,失措张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