刚愎从来蹈祸机,管生聪悟更知微。
若非太守能容物,亦叹秋风鹦鹉飞。
刚愎从来蹈祸机,管生聪悟更知微。
若非太守能容物,亦叹秋风鹦鹉飞。
此诗《咏史五首(其三)邴原》由元末明初诗人王翰所作,通过对历史人物邴原的描绘,寓含深刻的人生哲理与历史教训。
首句“刚愎从来蹈祸机”,点明了邴原性格中的固执与自以为是,这种性格往往导致灾祸的发生。接着,“管生聪悟更知微”一句,既赞扬了邴原的智慧和洞察力,也暗示了他未能妥善运用这些优点,最终走向不幸的结局。后两句“若非太守能容物,亦叹秋风鹦鹉飞”,则进一步揭示了邴原悲剧的深层原因——如果他能够像那位宽容的太守一样,容纳他人,或许他的命运会有所不同。这里以“秋风鹦鹉飞”为喻,形象地表达了邴原的最终下场,同时也寄托了对邴原命运转变的惋惜之情。
整首诗通过对比邴原的性格特征与其命运的反差,以及对他未能得到善终的反思,展现了诗人对人性、权力与宽容的深刻思考。
桥梓梗楠及豫章,先公亲手种成行。
倡条冶叶青连碧,错节蟠根紫又苍。
蕃衍预期存永世,经营深喜建高堂。
四檐黛色临书愰,三径清阴护石床。
晚节桂花金炫彩,岁寒梅蕊玉生香。
苍虬骨瘦烟霞古,白兔毫新月露光。
若木至坚同梃柭,灵椿难老并芬芳。
金桃缀实留鹦鹉,绿竹成竿引凤凰。
南日正迟多耸翠,西风虽早不飞黄。
侵来碧落云千朵,隔断红尘地一方。
问字客寻杨子宅,赋诗人在杜陵庄。
百年灌溉劳心力,几度登临念雨霜。
仙鹤影沉秋杳杳,乳乌声断夜茫茫。
肯教剪伐伤遗泽,献入明堂作栋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