篱笆雨过晚阳红,碧衬秋空点染工。
河鼓星高钟异卉,铢衣烟靓袅西风。
香挼茜彩涂姜色,蔓引凉姿入豆丛。
为药尚犹分黑白,此花岂与易羊同。
篱笆雨过晚阳红,碧衬秋空点染工。
河鼓星高钟异卉,铢衣烟靓袅西风。
香挼茜彩涂姜色,蔓引凉姿入豆丛。
为药尚犹分黑白,此花岂与易羊同。
这首宋诗《牵牛花》是董嗣杲所作,描绘了一幅秋日傍晚雨后的田园景象。诗人以细腻的笔触,首先描绘了篱笆边雨后夕阳映照的美景,红艳的晚阳与碧绿的篱笆相映成趣,仿佛是秋天的画师精心点缀。接着,他将视线转向夜空,提及河鼓星(即金牛座α星)高挂,暗示着夜晚的到来,同时描绘了异卉在秋风中袅袅的姿态。
诗人进一步通过“香挼茜彩涂姜色”来赞美牵牛花的色彩,茜色如胭脂,姜色则带有一种温暖的质感,形象地展现了牵牛花的鲜艳和生机。蔓藤延伸,牵牛花的凉意仿佛融入豆丛之中,增添了画面的层次感。最后,诗人借药草的黑白分明,寓意牵牛花虽普通,但仍有其独特的价值,不同于易羊(可能是指易于混淆的花草),强调了牵牛花的独特性和不平凡之处。
整首诗语言优美,意境深远,通过对牵牛花的描绘,既展示了自然之美,也寄寓了诗人对平凡事物的赞赏和对生活哲理的思考。
列鼎雄豪,兔走乌飞,转头悄然。
似电光开夜,云中乍闪,晨霜迎日,草上难坚。
立马文章,题桥名誉,恍惚皆如作梦传。
争如我,效忘机息虑,返朴归原。壶中异景堪怜。
是别有风花雪月天。
玩四时时见,祥云瑞气,三光光罩,玉洞琼筵。
满泛流霞,高吟古调,骨健神清丹自圆。
真堪爱,待功成一举,永镇飞仙。
狂风吹春无寸雨,天地漫漫尽黄土。
病日韬光赤如血,千花万花愁不语。
耕牛渴死野草枯,农夫悲啼泪如珠。
蚕胎在纸秧在谷,未知何以供官输。
道旁流民尽游鬼,十日不食一粒米。
唇焦口燥声啾啾,抱瓮沿门求剩水。
孰云绮席罗奇珍,龙涎入鼎烟如云。
笙歌满耳珠翠拥,醉饱那识人间贫。
江北豺虎毒,又见江南狼虎簇。
饥狐日食饿死尸,老乌夜叫逃亡屋。
峨冠腐儒空读书,骑马小儿真苟图。
安得银河倾,泽我枯槁苏,坐令四海常晏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