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29诗句网 欢迎您的访问
当前位置:929诗句网 > 诗词大全 > 《郊祀斋宿翰林奉柬诸同寅》
《郊祀斋宿翰林奉柬诸同寅》全文
明 / 金幼孜   形式: 古风

大郊届严祀,致斋玉堂署。

衣冠集寮寀,及此谐良晤。

焚香对苍竹,促席坐深户。

东风昨夜来,厓雪消馀冱。

庭草抽细芽,新条发幽树。

感兹节候殊,忽令鬒成素。

顾惟负简陋,朴樕惭虚誉。

未能寡尤悔,但恐辜恩遇。

幸兹同职业,规益赖深助。

清谈夜未央,澹然销众虑。

对越实在兹,宁敢忘祗惧。

将事期无斁,庶以荅神祜。

(0)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明代金幼孜在郊祀前斋宿翰林院时的情景与心境。诗中通过细腻的笔触,展现了斋宿期间的仪式感和同僚间的和谐氛围。

首句“大郊届严祀,致斋玉堂署”点明了郊祀的庄严气氛和诗人所在地点——翰林院的斋宿之处。接着,“衣冠集寮寀,及此谐良晤”描绘了同僚们聚集一堂,共享良宵的画面,体现了同寅之间的和谐与友谊。

“焚香对苍竹,促席坐深户”两句,通过焚香、对竹、促膝长谈等细节,营造出一种庄重而又温馨的氛围。而“东风昨夜来,厓雪消馀冱”则巧妙地将自然界的变迁与内心的感受相联系,暗示着时节更替带来的变化与思考。

“庭草抽细芽,新条发幽树”描绘了春天到来的景象,象征着生机与希望。诗人由此联想到自己的境遇,感慨“感兹节候殊,忽令鬒成素”,表达了对时光易逝、岁月催人的感慨。

接下来,“顾惟负简陋,朴樕惭虚誉”流露出诗人对自己才能与地位的谦逊态度,以及对同僚们的尊敬之情。“未能寡尤悔,但恐辜恩遇”则表达了诗人对于未能尽职尽责、辜负他人期待的忧虑。

最后,“幸兹同职业,规益赖深助”表明了诗人珍惜与同僚共事的机会,期待大家相互帮助,共同进步。“清谈夜未央,澹然销众虑”描绘了深夜畅谈的场景,诗人的心境变得平静,忧虑得以缓解。“对越实在兹,宁敢忘祗惧”表达了诗人对郊祀仪式的敬畏之心,以及不敢忘记职责的态度。“将事期无斁,庶以荅神祜”则寄托了诗人期望仪式顺利进行,以此报答神灵保佑的愿望。

整体而言,这首诗不仅展现了古代文人斋宿时的仪式感和同僚间的和谐氛围,还蕴含了对时光、友情、职责和信仰的深刻思考。

作者介绍
金幼孜

金幼孜
朝代:明

金幼孜(1368-1432),名善,以字行,号退庵。新淦县(今新干县)人。建文二年(1400)进士,授户科给事中。成祖即位任翰林检讨。与吉水学士解缙同值文渊阁,升侍讲,为太子讲学。幼孜讲授《春秋》,进呈《春秋要旨》三卷。永乐五年(1407),迁右谕德兼侍讲,永乐十二年(1414)与胡广、杨荣等纂《五经四书性理大全》,迁翰林学士。洪熙元年(1425)进礼部尚书兼大学士,依旧担任翰林学士。明宣宗时,修两朝实录。宣德六年十二月十六日(1432年1月19日)卒,年六十四,赠少保,谥文靖。著有《北征录》及《后北征录
猜你喜欢

示资寿慧一监寺

二由一有一莫守,面首面南看北斗。

勘破末山不露顶,玄机无著高叉手。

(0)

和静照诗韵·其二

半千尊者眼如眉,一一从头为点开。

踏断石桥成两段,方知亲过一回来。

(0)

金山修砖岸

长江万里涌金鳌,屹立中流气势豪。

直下放教根脚稳,任教八面起风涛。

(0)

达磨赞二首·其一

竺国太平思泛海,中华祸起向东来。

当时不遇梁天子,只好深深掘地埋。

(0)

偈颂二十五首·其四

马头回,牛头没。一字入公门,九牛曳不出。

(0)

对梅分韵得堂字

霜风吹短发,值此天气凉。

行行阴壑中,万树皆含芳。

相对发微咏,安用持华觞。

嗟彼咸平人,清风生我肠。

花非不及时,众鸟何回翔。

归看两壁间,画者犹苍苍。

抱此幽露姿,愿登君子堂。

(0)
诗词分类
访友 劝勉 喜悦 竹子 客愁 写山 写鸟 亲情 音乐 宫怨 贬谪 相思 惜春 惜时 宴会 桃花 愤世嫉俗 怀才不遇
诗人
陈仁德 邓潜 冯振 林庚白 姚鹓雏 王季思 罗锦堂 吴玉如 常燕生 邵祖平 陈以鸿 王理孚 杨赓笙 苏渊雷 伯昏子 顾毓琇 胡怀琛 龙榆生
诗词赏析
名句欣赏

Copyright © 2025 929诗句网

本站提供古诗文赏析及诗词名句翻译。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备案号-豫25011f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