空翠明远林,夕阳澹红树。
茅屋傍深溪,渔舟日来去。
空翠明远林,夕阳澹红树。
茅屋傍深溪,渔舟日来去。
这首诗描绘了一幅宁静而生动的山水画卷。首句“空翠明远林”,以“空翠”二字勾勒出远处山林的苍翠之色,给人以清新脱俗之感。“明远林”则进一步强调了山林的辽阔与深远,仿佛将读者带入了一个远离尘嚣的世界。
接着,“夕阳澹红树”一句,诗人巧妙地运用色彩对比,以“夕阳”的暖色调反衬出“红树”的鲜艳,同时通过“澹”字描绘出夕阳余晖柔和而淡雅的特点,营造出一种温馨而又略带忧伤的氛围。
“茅屋傍深溪,渔舟日来去。”这两句则将画面拉近,描绘了一座依傍着幽深溪流的茅草屋,以及每日在此来往的渔舟。这样的场景不仅增添了生活的气息,也暗示了隐居或归隐的主题,让人感受到一种远离世俗、回归自然的宁静与和谐。
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细腻的笔触和丰富的意象,展现了大自然的美丽与宁静,同时也蕴含了对隐逸生活的向往和追求,是一幅充满诗意的山水画。
病起孤城罢吏参,不堪车马日骖驔。
五违燕雪寒沾佩,四见齐杨碧吐簪。
歌就冯驩双短铗,书成殷浩一空函。
亦知刀笔文无害,其那衣冠懒不堪。
公谴纵然饶岁百,人情终是与朝三。
名同牛后难争长,路绝羊肠未弛担。
入梦风尘牵塞北,思归春雨暗江南。
青云处处皆先进,白雪人人了不谈。
温树祇容温室种,汉薪元拟汉臣甘。
驱来鸟雀孤鹯饱,战罢檀槐万蚁酣。
罥壁藤梢骄自得,拒霜松骨短何惭。
且将玄白嘲扬子,未许雄雌问李聃。
自古浮名身并患,于今奇字酒同耽。
欲知送老藏荣处,西塞山头小筑庵。
除纸才看出建章,长绳便拟缚名王。
相逢明月楼中啸,小出春风陌上桑。
六郡良家紫骝马,三齐击技绿沈枪。
挥毫坐夺燕支色,横槊全收瀚海霜。
龙额但誇金印大,虎头休恨玉关长。
调笑青州王节度,年年书记满胡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