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与观音伴柳枝,要令奇相解公颐。
会逢白氏编书日,犹梦陶家贮粟时。
安用作盘供歃血,也胜为钵困催诗。
千年秀结重重绿,长映先生鬓与眉。
不与观音伴柳枝,要令奇相解公颐。
会逢白氏编书日,犹梦陶家贮粟时。
安用作盘供歃血,也胜为钵困催诗。
千年秀结重重绿,长映先生鬓与眉。
这首诗是宋代诗人陈与义的作品,他以苏东坡自比,表达了对铁杖和铜瓶的喜爱,以及借此表达个人情趣和对生活的态度。诗中提到“不与观音伴柳枝”,暗示自己不愿随俗,而是追求独特的生活方式;“奇相解公颐”则表示希望通过这些物品带给主人快乐。诗人将铜瓶比喻为“白氏编书日”的见证,又提及“陶家贮粟时”的理想,体现了他对简朴生活的向往。
“安用作盘供歃血,也胜为钵困催诗”这两句,诗人认为铜瓶即使不能用于严肃的场合如歃血盟誓,也能避免像诗僧那样被诗债所困,流露出对自由自在生活的追求。最后,“千年秀结重重绿,长映先生鬓与眉”描绘了铜瓶长久陪伴,如同秀美的绿色植物般,增添了诗人生活中的诗意和岁月的静好。
整体来看,这首诗通过铜瓶这一物象,展现了诗人超脱世俗、追求内心宁静的生活哲学,以及对东坡式洒脱人生态度的敬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