是谁招曲氏,重为此泉羞。
出山原已浊,何况过糟邱。
是谁招曲氏,重为此泉羞。
出山原已浊,何况过糟邱。
这首诗是清代诗人全祖望所作,名为《惠泉》。全诗通过对比曲氏与泉的关系,以及泉水出山后的变化,来表达对惠泉酿酒品质的赞赏和对酒家重视程度的肯定。
首句“是谁招曲氏,重为此泉羞”,以问句形式开篇,似乎在询问是谁让曲氏(可能指曲艺或音乐家)为这泉水感到羞愧。这里运用了拟人化的手法,赋予泉水以情感,暗示泉水原本纯净,不应因外界因素而蒙羞。
接着,“出山原已浊,何况过糟邱”两句,描述了泉水从山中流出时可能已经变得浑浊,更不用说经过酿酒过程中的糟邱(酿酒发酵的地方)。这里通过“原已浊”和“何况过糟邱”的对比,强调了泉水在自然状态下的纯净,以及经过人工处理后可能受到的污染或改变。
全诗通过这一系列的对比和描绘,表达了对惠泉本身品质的赞美,以及对酒家在酿造过程中对泉水使用和保护的重视。全祖望通过这首诗,不仅展现了他对自然美景的欣赏,也体现了他对传统工艺和文化价值的尊重。
曲江池畔龙化鱼,明光宫前垂献书。
丈夫意气薄霄漠,健翮不受樊笼拘。
归来吴门领燕月,三尺剑光飞刻缺。
不容匣底绣紫苔,要封塞外天骄血。
我曾曳裾趋后尘,壶觞觚墨时相亲。
荆卿台前雪没胫,狂游不惜肌肤皴。
南薰楼头一分手,过隙光阴白驹走。
翠帘两度见飞萤,消息不闻空仰斗。
今夜翩然入梦魂,五色彩笔扛昆崙。
白日下照寸心苦,好风吹入金马门。
金马之门在天上,双双玉人笑相向。
梦回海角只孤吟,千里百里相思心。
霜华满地月华白,悠悠何处鸣寒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