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29诗句网 欢迎您的访问
当前位置:929诗句网 > 诗词大全 > 《挽傅莘野·其四》
《挽傅莘野·其四》全文
明 / 林熙春   形式: 五言律诗  押[青]韵

天地伤黄耇,邦人失典刑。

清风寒旧砌,明月下空庭。

不尽商霖雨,应悬汉列星。

凤毛饶玉树,奕世有青萍。

(0)
鉴赏

这首挽诗《挽傅莘野(其四)》由明代诗人林熙春所作,通过对逝者傅莘野的追忆与悼念,展现了深厚的情感与对逝者的深切怀念。

首联“天地伤黄耇,邦人失典刑”以天地之伤感和邦人失去典范来表达对傅莘野逝世的哀痛之情。黄耇,指年高德劭之人,这里借指傅莘野。典刑,即典范、楷模,此处指傅莘野在社会中的重要地位和影响力。

颔联“清风寒旧砌,明月下空庭”描绘了傅莘野去世后,其住所周围环境的凄凉景象。清风拂过旧石阶,显得格外寒冷;明月洒落空旷的庭院,更添几分寂寥。这两句通过自然景物的描写,营造出一种哀伤而静谧的氛围,寄托了对傅莘野的怀念之情。

颈联“不尽商霖雨,应悬汉列星”运用了比喻的手法,将傅莘野的逝世比作商霖雨的不尽,表达了对傅莘野逝世的无限哀思和对他的怀念之情。同时,“汉列星”象征着傅莘野在历史上的地位和影响,暗示他如同天上的星星一样,虽已离去,但其光芒永存。

尾联“凤毛饶玉树,奕世有青萍”以“凤毛”、“玉树”、“青萍”等形象,赞美傅莘野家族的优秀后代,预示着傅家的繁荣昌盛和世代相传的美好未来。其中,“凤毛”比喻杰出的后代,“玉树”形容美好,而“青萍”则象征着家族的长盛不衰。

整体而言,这首挽诗通过对傅莘野逝世后的环境描写和对其家族未来的美好祝愿,表达了对逝者的深切怀念和对其家族传承的期待,情感真挚,寓意深远。

作者介绍

林熙春
朝代:明

林熙春,字志和,号仰晋,生于嘉靖三十一年(1552年),海阳龙溪宝陇村(今潮安庵埠)人。出生后父母相继亡故,家境中落,全凭嫂嫂抚养成人。但据志书所载,林熙春于明万历十一年(1583年)中进士后,授四川巴陵县令,不久即“以内艰归”。所谓“内艰”,即母丧(按,俗称父丧为外艰,母丧为内艰,统称丁忧,丁艰)。据此,乃母似应逝于他登第授官之后。当然,这也不排除林熙春视嫂为娘的可能。据称,林熙春为报答嫂恩,登第后还特为其嫂在屋旁挖塘放养乌耳鳗,抵今池塘尚在。
猜你喜欢

柳枝词咏篙水溅妓衣

半额微黄金缕衣,玉搔头袅凤双飞。
从教水溅罗裙湿,还道朝来行雨归。

(0)

槜李道中二首

卧龙山下听吟松,细雨清明似梦中。
柳荫朱栏三百尺,渴乌犹自泣春风。

(0)

薄幸·眼波横秀

眼波横秀。
乍睡起、茸窗倦绣。
甚脉脉、阑干凭晓,一握乱丝如柳。
最恼人、微雨慳晴,飞红满地春风骤。
记帕折香绡,簪敲凉玉,小约清明前后。
昨梦行云何处,应只在、春城迷酒。
对溪桃羞语,海棠贪困,莺声唤醒愁仍旧。
劝花休瘦。
看钗盟再合,秋千小院同携手。
回文锦字,寄与知他信否。

(0)

赠孤山道士二首

九霄象简手中擎,岂是闲人爱列卿。
洞里石田春漠漠,有田多与种黄精。

(0)

挽正字南仲四首

珠璧方辉耀,菁华未寂寥。
极知身作崇,何用食为妖。
牺象收儒庙,箫笳咽市桥。
作心纱帽冷,三径雨潇潇。

(0)

辛未九日晦日

遗体即母身,哀哀勿重陈。
一贻泉壤忧,两见霜露晨。
繁霜与重露,涂抹随荆榛。
身即未殒灭,强与松伯春。
遂于摇落中,见此天地仁。
玄鸟已辞社,蓐收方降莘。
拭泪声秋旻,何由酬艰辛。

(0)
诗词分类
哲理 送别 端午节 思念 友情 月亮 重阳节 人生 寒食节 悼念 赞美 中秋节 田园 山水 思乡 夏天 爱情
诗人
乐钧 徐锡麟 沈复 林嗣环 王穉登 刘元卿 憨山德清 沈自晋 王琼 朱栴 罗贯中 施耐庵 元顺帝 元文宗 杨景贤 商衟 高茂卿 岳伯川
诗词赏析
名句欣赏

Copyright © 2025 929诗句网

本站提供古诗文赏析及诗词名句翻译。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备案号-豫25011f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