髯高江汉归,化作木石妖。
槁树怪槎蘖,俱趁毫端朝。
苍藓并砌泣,老棘伤秋彫。
筱簜霜不蕃,兰茝春方饶。
抵死兰茝傍,不肯著艾萧。
坡陁数片石,仙袂拂不消。
定知何处见,五老前山椒。
髯高江汉归,化作木石妖。
槁树怪槎蘖,俱趁毫端朝。
苍藓并砌泣,老棘伤秋彫。
筱簜霜不蕃,兰茝春方饶。
抵死兰茝傍,不肯著艾萧。
坡陁数片石,仙袂拂不消。
定知何处见,五老前山椒。
这首诗描绘了一幅生动的自然景观,通过丰富的意象和细腻的情感表达,展现了诗人对自然界的深刻感悟。诗中以“髯高江汉归”开篇,仿佛江汉之水携带着自然界的气息回归,引出后文对自然界中各种元素的描绘。
“化作木石妖”一句,运用拟人化的手法,将自然界中的树木和石头赋予了神秘而奇异的生命力,暗示着自然界的万物皆有其独特的魅力和灵性。
接着,“槁树怪槎蘖,俱趁毫端朝”描述了枯树与怪异的枝条在画家的笔下展现出新的生命,仿佛它们在画家的笔触下获得了新生,象征着艺术创作的力量能够赋予平凡事物以新的生命和意义。
“苍藓并砌泣,老棘伤秋彫”则通过苍苔和老棘的形象,表达了秋天的凄凉和生命的衰败,同时也暗示了自然界中生命的循环和更替。
“筱簜霜不蕃,兰茝春方饶”对比了秋季的萧瑟与春季的繁盛,强调了四季更迭的自然规律,以及生命在不同季节中的不同表现形式。
“抵死兰茝傍,不肯著艾萧”这一句通过兰花和茝草与艾草的对比,表达了对美好事物的追求和对低俗事物的排斥,体现了诗人的审美情趣和价值观。
“坡陁数片石,仙袂拂不消”描绘了岩石在自然风化中的状态,仿佛是仙人的衣袖拂过,难以抹去,寓意着自然界的永恒和不可磨灭。
最后,“定知何处见,五老前山椒”以五老峰作为结束,既是对自然美景的向往,也是对人生旅途的思考,暗示着无论身处何地,心中总有对美好事物的追求和向往。
整体来看,这首诗通过对自然界的细致描绘和情感的深入挖掘,展现了诗人对自然美的欣赏和对生命意义的思考,语言优美,意境深远,富有哲理。
平生少交友,仲奋实和唱。
久别虽无书,夙意知不忘。
近闻废蒙楚,能复轻悼丧。
一年作客三四归,日暮高堂正尔望。
好学深思世所希,早白已作星星样。
年来万事况违心,难从问讯知何状。
故山雨湿梅子熟,忆否同看三峡涨。
昏因洽比得相从,年家君是丈人行。
岂惟共学事文句,更期适道正蕲向。
始君默默尚自谦,感我殷殷不多让。
深于训诂作词章,孙孔本朝相颉颃。
箧中纂述今当成,只恐恶怀多废放。
怀君作诗不寄君,君见诗时憎怆悢。
龙门嶪巀拂云回,鲸浪漰奔动地来。
一片飞泉千仞落,百重迭巘五丁开。
水同瀍涧萦天邑,山接崤函锁帝台。
胜槩依稀似禹穴,好奇徒愧马迁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