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29诗句网 欢迎您的访问
当前位置:929诗句网 > 诗词大全 > 《录别·其七》
《录别·其七》全文
明 / 李攀龙   形式: 古风  押[侵]韵

念当首往路,千里邈已临。

丝竹发高堂,听我双龙吟。

泠泠江汉流,浮云寒以阴。

长风激羽翼,严霜摧北林。

慷慨有馀悲,新声怆人心。

游子失相视,征夫泪不任。

中曲一俛仰,从此无知音。

故乡一尊酒,愿言常酌斟。

徘徊恋景光,忽为辰与参。

来者自非昔,去者自非今。

(0)
鉴赏

这首诗《录别(其七)》由明代诗人李攀龙所作,情感深沉,描绘了离别的哀愁与对未来的忧虑。

首句“念当首往路,千里邈已临”,诗人遥想即将踏上远行之路,千里之遥仿佛已近在眼前,预示着离别的痛苦与不舍。接着,“丝竹发高堂,听我双龙吟”描绘了临别前的场景,高堂之上,音乐响起,似乎在为离别之人送行,营造出一种凄美的氛围。

“泠泠江汉流,浮云寒以阴”两句,通过自然景象的描绘,渲染出一种寒冷而阴郁的气氛,暗示了离别后孤独与寂寞的感受。“长风激羽翼,严霜摧北林”进一步强调了离别带来的冲击与伤害,长风如同离人的思绪,猛烈地吹拂着,严霜则象征着外界的冷漠与无情。

“慷慨有馀悲,新声怆人心”表达了诗人内心的悲痛与哀伤,即使新曲响起,也难以掩饰心中的悲凉。“游子失相视,征夫泪不任”描绘了离别时的场景,游子与征夫相对无言,泪水无法抑制,形象地表现了离别的痛苦与无奈。

“中曲一俛仰,从此无知音”意味着在离别之后,再也找不到能够理解自己心声的人,孤独感油然而生。“故乡一尊酒,愿言常酌斟”表达了诗人对故乡的思念与对相聚时光的怀念,希望能在未来再次相聚,共享美酒。“徘徊恋景光,忽为辰与参”则描绘了诗人对时光流逝的感慨,以及对未来的迷茫与期待。

最后,“来者自非昔,去者自非今”点明了时间的不可逆与变化的必然性,无论是未来还是过去,都已经不再是当初的模样,表达了诗人对离别与时间流逝的深刻思考。

整首诗情感丰富,通过自然景象与人物情感的交织,深刻描绘了离别之痛与对未来的忧虑,展现了诗人独特的艺术风格和深厚的情感表达能力。

作者介绍
李攀龙

李攀龙
朝代:明   号:沧溟   籍贯:历城(今山东济南)   生辰:1514—1570

李攀龙(1514年5月12日—1570年9月18日),字于鳞,号沧溟,山东济南府历城(今山东济南)人,明代著名文学家。继“前七子”之后,与谢榛、王世贞等倡导文学复古运动,为“后七子”的领袖人物,被尊为“宗工巨匠”。主盟文坛二十余年,其影响及于清初。长于七言近体,但后人也批评他的诗歌为“瞎唐诗”。
猜你喜欢

双井院前小立

山色微茫好放船,秋渠野水夕阳边。

西风更洒菰蒲雨,羡尔沙鸥自在眠。

(0)

水调歌头

春梦薄于酒,一醉已千秋。

为花起舞回雪,花下玉尊愁。

却笑髯仙多事,赢得人间香火,歌咏又苏州。

旧会几人在,残槁落沧洲。弄腰篴,怀蜀客,被紫裘。

十年墨泪,题处双塔白云留。

欲唱大江东去,又恐琵琶拨断,风月不分忧。

待把寒梅荐,长啸上西楼。

(0)

庆宫春.出广渠门游金氏园归柬徐少鹤李芝龄丈

编槿篱疏,结茅亭小,此间胜宇初辟。

无地寻诗,停车欲问,鸟声知唤过客。

湾头虹断,荡孤艇、微波自碧。

关心重到,如许溪山,故乡迢隔。

好时嫩约难凭,解道封姨,柳丝工擘。

残红飞杳,生香不著,寂寞梨花寒食。

酒醒春老,又还是、青帘向夕。

而今何事,招我閒鸥,泥人脉脉。

(0)

久旱无雨夙夜徬徨夏至前方得普沾

喜雨虽云快,岂无久旱由。

望云待旦起,问夜数更愁。

霹雳偏稽候,风霾任作尤。

西成登谷后,方慰悯农忧。

(0)

春幸

载阳节候爱春和,宾日中衡社后过。

东作勤耕劳众力,西成有穫广农科。

官箴先戒关河固,节钺曾经岁月多。

正已清心倡庶吏,宣恩莫使政烦苛。

(0)

天宁寺

小艇沿流画桨轻,鹿园钟磬有馀清。

门前一带䢴沟水,脉脉常含万古情。

(0)
诗词分类
初中必背 高中必背 秋天 菊花 梅花 春节 读书 七夕 春天 爱国 哲理 送别 端午节 思念 友情 月亮 重阳节 人生
诗人
薛能 张继先 钱谦益 邓肃 黄滔 鲍照 杨载 薛时雨 姚勉 赵嘏 袁宗道 段成己 朱元璋 周邦彦 魏初 李舜臣 王安中 曹贞吉
诗词赏析
名句欣赏

Copyright © 2025 929诗句网

本站提供古诗文赏析及诗词名句翻译。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备案号-豫25011f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