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29诗句网 欢迎您的访问
当前位置:929诗句网 > 诗词大全 > 《峡内三绝句·其三》
《峡内三绝句·其三》全文
宋 / 项安世   形式: 七言绝句  押[先]韵

千崖无树作炊烟,峡内为生也可怜。

探水得柴如宝藏,卖茆成俗满村船。

(0)
注释
千崖:陡峭的山崖。
炊烟:做饭时产生的烟雾,此处代指居民生活。
可怜:值得同情或艰难。
探水:寻找水源。
柴:烧火用的木头。
宝藏:比喻难得的资源。
卖茆:出售茅草。
俗:风俗,习惯。
满村船:村里的船只都用来做这种交易。
翻译
千崖之间没有树木可以作为炊烟,峡内的生活真是艰难。
打探到水源就能找到柴火,就像发现了宝藏,而卖茅草也成为村里的常见习俗,满村的船只都在做这样的交易。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峡内居民艰辛而朴素的生活情景。首句“千崖无树作炊烟”,通过“无树”和“炊烟”暗示了山崖荒凉,人们只能以草木为燃料,生活条件艰苦。次句“峡内为生也可怜”,表达了诗人对峡内居民艰难求生的同情。

第三句“探水得柴如宝藏”,形象地写出当地人对水源和柴火的珍视,将找到柴火视为难得的财富,反映出生活的艰难与资源的匮乏。最后一句“卖茆成俗满村船”,进一步揭示了当地经济状况,茅草是主要的交易物品,以至于卖茅草成为村里的普遍现象,连船只都用来载运这些货物。

整体来看,这首诗以简洁的语言,勾勒出峡内人民在自然环境严酷下的生存状态,流露出诗人对他们的深深同情和对生活艰辛的深刻理解。

作者介绍

项安世
朝代:宋

项安世(1129--1208),孝宗淳熙二年(1175年)进士,光宗绍熙四年(1193年)任秘书省(管理皇家典籍)正字,隔年为校书郎兼实录院检讨官。宁宗庆元元年出通判池州,开禧二年(1206年)起知鄂州,迁户部员外郎、湖广总领。及后以太府卿终其官职。庆元年间因谪居江陵,足不出户,专事研究,于《左传》、《周易》诸经皆有见解,项安世自谓其学得自程颐《易传》,纪晓岚评价:“安世之经学深矣,何可轻诋也。”嘉定元年(1208年)卒。有《周易玩辞》十六卷、《项氏家说》、《平庵悔稿》等。其生平可见于《馆阁续录》、《宋史
猜你喜欢

放言.河水·其三十七十五咸

河水千年物,投躯以饲谗。

冤亲快痛半,今昔哭歌咸。

化枳何须颂,当门宁免芟。

平平申狄耳,濒死未嵌岩。

(0)

放言·其六埋马

埋马良多事,搴衣塞众疑。

危航螭妒影,破冢鬼舒眉。

恨水千年绿,怨峰百丈巇。

苍天老亦秃,白发尔须知。

(0)

感遇·其二

奔走孤臣胆备尝,死生谁复问苍苍。

兽蹄鸟迹交中国,雾惨烟荒满战场。

昔日人谋应有定,如今天命不于常。

江山无限凄凉泪,拭向西风洒夕阳。

(0)

读文文山先生集不觉饮泣集先生句成六绝·其六

怅怅乾坤靡所之,飘零回首壮心悲。

素王不作春秋废,独抱春秋莫我知。

(0)

军中遗稿.读史十首·其二

汉使堂堂出朔边,微茫海北锁寒烟。

青羝白雪如逢我,耐得苏卿十九年。

(0)

初夏同韩犹龙入循州访刘乃运兄弟白隺峰峰为苏子瞻旧游地故人陈全人曾止此感赋

承荐东湖月满船,江城夜色已堪怜。

长宵风雪知谁在,零落山丘又几年。

穗石人稀花易老,鹤峰山近泪如泉。

令威他日归华表,定在循州古树边。

(0)
诗词分类
离愁 伤春 忆昔 闺思 黄河 访友 劝勉 喜悦 竹子 客愁 写山 写鸟 亲情 音乐 宫怨 贬谪 相思 惜春
诗人
丘葵 奕绘 释慧远 黎贞 李宪噩 周之琦 杨玉衔 释绍嵩 释慧开 邝露 梁有誉 龚璛 黎景义 唐文凤 曾习经 陈繗 陆仁 徐钧
诗词赏析
名句欣赏

Copyright © 2025 929诗句网

本站提供古诗文赏析及诗词名句翻译。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备案号-豫25011f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