可怜淮水去来潮。春堤杨柳覆河桥。
泪痕未燥讵终朝。行闻玉佩已相要。
可怜淮水去来潮。春堤杨柳覆河桥。
泪痕未燥讵终朝。行闻玉佩已相要。
这首诗是南北朝时期梁元帝萧绎之子萧纲所作的《和萧侍中子显春别诗四首》中的第三首。诗中描绘了淮水的潮起潮落,春日里堤岸上的杨柳覆盖着河桥,以及主人公的眼泪还未干涸,却已预感到与友人的重逢。通过细腻的情感描写和自然景色的融合,展现了诗人对友情的珍视和对未来的期待。"行闻玉佩已相要"一句,更是以玉佩的声响预示着友人即将到来,充满了温馨与期待的氛围。整首诗情感真挚,语言流畅,体现了萧纲在诗歌创作上的才华。
南山有高楼,青云可俯践。
楼上有佳人,当年惯识面。
忽觉在他乡,绰约思目见。
绿绮无知音,心长曲未遍。
青云在山头,将去还复恋。
人生不如云,欲见万里远。
恃有青铜镜,与君各分半。
忽来双鲤鱼,白璧何足羡。
英州别驾老昭陵,尚有钱塘八代孙。
三略兵书生未识,百篇诗史死犹存。
羊公岘首行人泪,白傅龙门过客樽。
盂饭寝园谁是主,凤亭霜露有鸡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