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29诗句网 欢迎您的访问
当前位置:929诗句网 > 诗词大全 > 《和邵不疑校理蒲州十诗·其五静斋》
《和邵不疑校理蒲州十诗·其五静斋》全文
宋 / 司马光   形式: 古风  押[锡]韵

□□□□□,□□□□□。

聊窥碧甃缺,寒草生历历。

时闻山鸟呼,未得全幽寂。

(0)
注释
碧甃:清澈的井壁。
历历:分明,清晰。
山鸟:生活在山中的鸟。
幽寂:寂静而深远。
翻译
静观深井中,水面映月光。
偶尔窥见井壁缺口,清冷草丛清晰可见。
不时听到山鸟鸣叫,未能完全享受宁静。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一个宁静而又略带寂寞的山中景象。开篇“□□□□□,□□□□□”两句,由于字数不全,无法准确解读,但从下文来看,这应该是在描述某种自然景观或心境的开始。

“聊窥碧甃缺”,“碧甃”指的是山谷间清澈的溪水,“缺”则是山石之间的空隙,诗人通过这些自然之物的观察,感受到了大自然的美好。然而,紧接着“寒草生历历”,表达了秋冬季节的萧瑟景象和气氛,这与前面的“碧甃缺”形成对比,既有温暖生命力的展现,也有冷清季节变化的映射。

接下来的“时闻山鸟呼,未得全幽寂”,诗人在静谧中偶尔听到山间鸟鸣的声音,这分明的声响打破了山中的宁静,但却也没能让整个环境达到完全的寂静和安宁。这里的“未得”表达了一种不完整或不满足的情感,诗人似乎在寻求一种更深层次的静谧与和谐。

整首诗通过对自然景观的细腻描写,传递出一种既想融入大自然之中,又无法完全做到心灵宁静的复杂情感。诗中的意境开阔而又不失内省,流露出一股淡远幽深之美。

作者介绍
司马光

司马光
朝代:宋   字:君实   号:迂叟   籍贯:陕州夏县(今山西夏县)涑水乡   生辰:1019年11月17日-1086年

司马光(1019年11月17日-1086年10月11日),字君实,号迂叟。汉族。陕州夏县(今山西夏县)涑水乡人,世称涑水先生。北宋政治家、史学家、文学家。宋仁宗宝元元年(1038年),司马光登进士第,累进龙图阁直学士。宋神宗时,因反对王安石变法,离开朝廷十五年,主持编纂了中国历史上第一部编年体通史《资治通鉴》。
猜你喜欢

李柳州袁秘阁谢光禄陈库部集灵宫分韵得江字

帝里珠林共夜釭,一尊容与话沧江。

三分春色词争丽,几载乡心醉未降。

象纬似闻奎井合,龙光欲傍斗牛双。

明朝却送河东骑,晋问应传笔似杠。

(0)

罗闻野侍御按陜西回为其尊人及二母寿·其二

宝婺声华世所闻,齐眉遐域日初暄。

鸾书直压黄山重,象服遥分紫气温。

柱后惠文回日月,枕中鸿宝閟乾坤。

年年共仰维南斗,挹取黟江入寿尊。

(0)

湘春夜月.别戈顺卿十年,酒筵重见,为谱此声

记当春,倚楼低掐红箫。

惹得荻怨苹愁,堆积上烟潮。

莫为绮年难驻,借匿花沉酒,苦慰无聊。

便狎蛾静夜,携莺好日,能几回消。

谁防此见,西风短鬓,都换萧萧。

但看垂杨,怜一例、楚娘眉色,青褪难描。

云停月拥,算续欢、还有今宵。

且共醉,怕醒来促别,重山迭水,鸿又天遥。

(0)

水调歌头.五湖渔庄图

天影入波净,波影动青山。

山浮四面窗户,七十二湘鬟。

几树疏疏烟柳,一片萧萧风荻,水鸟逐舟还。

笭箵乱苍翠,斜日下渔湾。不垂帘,且掩卷,好凭栏。

眼中若许秋色,诗思与漫漫。

办个绿蓑青笠,伴得云榔月笛,人似白鸥閒。

谁道子同宅,只在霅苕间。

(0)

百字令.和徐紫珊秋水亭落成词,用仪征相国师修复曝书亭韵

粉廊蠡隐,问年来多少,露漂香泊。

翠海天荒鸦语夕,剩有古魂栖托。

烟筱锄新,石棕补旧,清课园丁乐。

更编花障,看他次第开落。还约。

栗里觞朋,金荃词俊,联座娱吟酌。

画藻文疏敲玉蒜,斜日四重秋幕。

匝荻眠鸥,背荷语鸭,稿本翻南壑。

横箫唤梦,湿烟凉沁巾角。

(0)

少年游.兰江吟眺

四山眉爽入横漪。画色满江扉。

夕日明来,水烟散去,风絮落微微。

碧遥青远知何极,坐对息尘机。

北溆鸥群,西湾渔桨,来往总相依。

(0)
诗词分类
老师 冬天 边塞 孤独 讽刺 豪放 咏物 写花 闲适 牡丹 节日 写人 挽诗 惆怅 写雨 题诗 写景 游玩
诗人
朱栴 罗贯中 施耐庵 元顺帝 元文宗 杨景贤 商衟 高茂卿 岳伯川 邾仲谊 庾吉甫 脱脱 李寿卿 汪元亨 高文秀 不忽木 睢景臣 陈敷
诗词赏析
名句欣赏

Copyright © 2025 929诗句网

本站提供古诗文赏析及诗词名句翻译。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备案号-豫25011f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