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聊窥碧甃缺,寒草生历历。
时闻山鸟呼,未得全幽寂。
□□□□□,□□□□□。
聊窥碧甃缺,寒草生历历。
时闻山鸟呼,未得全幽寂。
这首诗描绘了一个宁静而又略带寂寞的山中景象。开篇“□□□□□,□□□□□”两句,由于字数不全,无法准确解读,但从下文来看,这应该是在描述某种自然景观或心境的开始。
“聊窥碧甃缺”,“碧甃”指的是山谷间清澈的溪水,“缺”则是山石之间的空隙,诗人通过这些自然之物的观察,感受到了大自然的美好。然而,紧接着“寒草生历历”,表达了秋冬季节的萧瑟景象和气氛,这与前面的“碧甃缺”形成对比,既有温暖生命力的展现,也有冷清季节变化的映射。
接下来的“时闻山鸟呼,未得全幽寂”,诗人在静谧中偶尔听到山间鸟鸣的声音,这分明的声响打破了山中的宁静,但却也没能让整个环境达到完全的寂静和安宁。这里的“未得”表达了一种不完整或不满足的情感,诗人似乎在寻求一种更深层次的静谧与和谐。
整首诗通过对自然景观的细腻描写,传递出一种既想融入大自然之中,又无法完全做到心灵宁静的复杂情感。诗中的意境开阔而又不失内省,流露出一股淡远幽深之美。
记当春,倚楼低掐红箫。
惹得荻怨苹愁,堆积上烟潮。
莫为绮年难驻,借匿花沉酒,苦慰无聊。
便狎蛾静夜,携莺好日,能几回消。
谁防此见,西风短鬓,都换萧萧。
但看垂杨,怜一例、楚娘眉色,青褪难描。
云停月拥,算续欢、还有今宵。
且共醉,怕醒来促别,重山迭水,鸿又天遥。
天影入波净,波影动青山。
山浮四面窗户,七十二湘鬟。
几树疏疏烟柳,一片萧萧风荻,水鸟逐舟还。
笭箵乱苍翠,斜日下渔湾。不垂帘,且掩卷,好凭栏。
眼中若许秋色,诗思与漫漫。
办个绿蓑青笠,伴得云榔月笛,人似白鸥閒。
谁道子同宅,只在霅苕间。
粉廊蠡隐,问年来多少,露漂香泊。
翠海天荒鸦语夕,剩有古魂栖托。
烟筱锄新,石棕补旧,清课园丁乐。
更编花障,看他次第开落。还约。
栗里觞朋,金荃词俊,联座娱吟酌。
画藻文疏敲玉蒜,斜日四重秋幕。
匝荻眠鸥,背荷语鸭,稿本翻南壑。
横箫唤梦,湿烟凉沁巾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