满城社雨,又唤起无家,一年新恨。
花轻柳重,隔断红楼芳径。
旧垒谁家曾识,更生怕、主人相问。
商量多少雕檐,还是差池不定。谁省、去年春静。
直数到今年,丝魂絮影。前身应是,一片落红残粉。
不住呢喃交讯,又惹得、莺儿闲听。
输与池上夗央,日日阑前双瞑。
满城社雨,又唤起无家,一年新恨。
花轻柳重,隔断红楼芳径。
旧垒谁家曾识,更生怕、主人相问。
商量多少雕檐,还是差池不定。谁省、去年春静。
直数到今年,丝魂絮影。前身应是,一片落红残粉。
不住呢喃交讯,又惹得、莺儿闲听。
输与池上夗央,日日阑前双瞑。
这首《双双燕》由清代词人张惠言所作,以细腻的笔触描绘了春日里燕子的活动,充满了浓厚的季节感和生命气息。
开篇“满城社雨,又唤起无家,一年新恨”,点明了时节背景——春雨绵绵,燕子在寻找归宿,引发了一年一度的离愁别绪。接着“花轻柳重,隔断红楼芳径”,以轻盈的花朵和沉重的柳枝形成对比,形象地描绘出春天的景象,同时也暗示了燕子飞行的艰难。
“旧垒谁家曾识,更生怕、主人相问”两句,通过燕子对旧巢的回忆和对新主的畏惧,展现了它们的智慧和谨慎。接下来“商量多少雕檐,还是差池不定”,燕子们在商量着选择哪一处作为新巢,却总是犹豫不决,生动地表现了它们的思考过程。
“谁省、去年春静。直数到今年,丝魂絮影”四句,通过对比去年的宁静与今年的忙碌,以及对过去时光的怀念,表达了时间的流逝和生命的循环。燕子们在空中穿梭,留下了一道道轻盈的轨迹,仿佛是它们的生命之魂与飘飞的柳絮交织在一起。
最后,“前身应是,一片落红残粉。不住呢喃交讯,又惹得、莺儿闲听。输与池上夗央,日日阑前双瞑。”这几句将燕子与落花、残粉、莺鸟等自然元素融合,营造出一幅生机勃勃、和谐共处的画面。燕子们不停地呢喃交流,似乎在分享彼此的经历和感受,而这一切都吸引了周围其他生物的关注,甚至让它们也沉浸在这份春日的喜悦之中。整首词以燕子为线索,串联起了春天的美丽景色和生命的哲思,充满了诗意与情感。
拥节出闽峤,易镇上岷山。
东西崄岨,分陕初不在荣观。
痛念两河未复,独作中流砥柱,屹若障狂澜。
极目神京远,百万虎貔闲。
趁良时,摅豹略,勇声欢。
风飞雷厉,威行逆虏胆生寒。
汉寝周原如旧,一扫腥膻丑类,谈笑定三关。
认取投机会,莫作等闲看。
禅心久已绝贪嗔,剧饮狂歌总是真。
世态纷纷翻覆手,不图复见葛天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