饮露吟风性独清。翳形无叶却心惊。
序逢摇落怜孤影,人厌悲悽戒乱鸣。
得势弹冠谁借便,防危写调讵知情。
经行莫向陇头歇,恐有流泉学暮声。
饮露吟风性独清。翳形无叶却心惊。
序逢摇落怜孤影,人厌悲悽戒乱鸣。
得势弹冠谁借便,防危写调讵知情。
经行莫向陇头歇,恐有流泉学暮声。
这首诗以悲秋之蝉为题,通过描绘秋蝉的生活状态与情感,表达了诗人对自然界的深刻感悟和对人生百态的思考。
首句“饮露吟风性独清”,以“饮露”、“吟风”描绘了蝉的生活习性,赋予了蝉一种高洁、清雅的形象。“性独清”则点明了蝉的个性与众不同,超凡脱俗。接下来,“翳形无叶却心惊”,蝉虽然没有叶子作为庇护,但依然心存警惕,体现了蝉在自然界中的生存智慧。
“序逢摇落怜孤影”,秋天来临,万物凋零,诗人看到孤独的蝉影,不禁生发出怜悯之情,将蝉与自己联系起来,表达了对生命脆弱和孤独的感慨。“人厌悲悽戒乱鸣”,蝉的鸣叫在人们看来或许过于哀怨,但正是这种声音,传递着生命的顽强与不屈。
“得势弹冠谁借便”,蝉在得到时机时,是否有人能给予它助力?这里暗含了对社会环境与个人命运关系的思考。“防危写调讵知情”,即使在危险中,蝉仍能保持自己的旋律,这背后蕴含了对坚持自我、勇敢面对困难的精神赞美。
最后,“经行莫向陇头歇,恐有流泉学暮声”,提醒人们在前行的路上,不要停留在容易让人产生消极情绪的地方,以免被外界的负面情绪所影响。全诗通过对秋蝉的描写,展现了诗人对自然、生命、社会的深刻洞察与独特见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