应制诗篇对玉除,是谁传写到商于。
昔从蓂荚阶前作,今向莲花座畔书。
商岭未甘随绮季,汉庭曾忝用相如。
山僧莫怪频垂泪,乍别承明旧直庐。
应制诗篇对玉除,是谁传写到商于。
昔从蓂荚阶前作,今向莲花座畔书。
商岭未甘随绮季,汉庭曾忝用相如。
山僧莫怪频垂泪,乍别承明旧直庐。
这首诗是宋代文学家王禹偁创作的,对玉除。诗人在商州妙高禅院佛屋壁上写下了这几句,回忆起数年前自己应制所做的诗篇。通过对比昔日与今日的情景,诗人表达了自己的感慨。
首两句“昔从蓂荚阶前作,今向莲花座畔书”描绘出诗人的创作环境和情境变化。昔日在蓂荚繁茂的阶前吟咏,而今朝则是面对莲花盛开的座旁写字。这两种景象既映射了时光流转,也反映出了诗人内心世界的不同状态。
接下来的“商岭未甘随绮季,汉庭曾忝用相如”表明诗人对于历史人物和事件有着深刻的理解与感悟。这里的“商岭”指的是唐代贞观年间文人虞郁被贬至商州,而“汉庭”则是指西汉时期司马相如在朝廷中的地位。这两处都透露出诗人对于历史文化的深厚情感和对才子佳人的赞赏。
尾句“山僧莫怪频垂泪,乍别承明旧直庐”则表达了诗人面对离别时的哀伤之情。诗人在告诫山中的僧侣不要惊奇自己为什么常常落泪,因为他即将离开这个曾经承载着明月古径的旧居所。
整首诗通过诗人的个人经历与历史文化的交织,展现了一个才情横溢、怀抱深沉的人物形象。王禹偁以其细腻的情感和丰富的知识储备,将内心世界与外在景色巧妙融合,构建出一幅生动的意境画卷。
画省何心入,轺车随分行。
急难频太息,交友旧驰声。
素月堕江影,白鸡悲夜鸣。
绣衣无复出,部曲把铭旌。
问疾方旬浃,殊惊不起传。
所钦期异日,何意遽终天。
图籍嗟空富,生涯众漫怜。
保家宜有后,一角傥称贤。
涌冰轮,飞沆瀣,霄汉万里云开。
南极瑞占象纬,寿应三台。
锦肠珠唾,锺间气、卓荦天才。
正暑,有祥光照社,玉燕投怀。
新堂深处捧杯,乍香泛水芝,空翠风回。
凉送燕歌缓舞,醉罥瑶钗。
长生难老,都道是、柏叶仙阶。
笑傲,且山中宰相,平地蓬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