曙钟催入紫宸朝,列炬流虹映绛绡。
天近鳌头花簇杖,风低豹尾乐鸣韶。
衣冠一变无夷俗,律令重颁有正条。
昨日钟山甘露降,玻璃满赐出宫瓢。
曙钟催入紫宸朝,列炬流虹映绛绡。
天近鳌头花簇杖,风低豹尾乐鸣韶。
衣冠一变无夷俗,律令重颁有正条。
昨日钟山甘露降,玻璃满赐出宫瓢。
这首诗描绘了一幅早晨皇帝上朝的画面,通过对视觉和听觉细节的精细刻画,展现了皇宫中庄重而又活跃的气氛。
"曙钟催入紫宸朝"一句,以清晨的钟声为起始,直接引领读者进入早朝的场景。"紫宸"指代皇帝居住的地方,这里的"朝"不仅是时间上的早晨,也暗示着朝廷的集会。
紧接着的"列炬流虹映绛绡"描写了宫殿内外的灯火和彩虹,营造出一种神秘而又华丽的氛围。"列炬"意味着排列的灯火,而"流虹"则是对彩虹的生动刻画,它映照在精美的绣帷上,更显得分外妖娆。
第三句"天近鳌头花簇杖,风低豹尾乐鸣韶"则转向自然景物和宫中的乐声。"鳌头"可能是指某种高耸的建筑,而"花簇杖"则表现出一种生机勃勃之感;"豹尾"通常象征着威武,"乐鸣韶"则传达了早朝时分的音乐和欢愉。
接下来的"衣冠一变无夷俗,律令重颁有正条"表明了皇帝在早朝中对服饰和礼仪的规范,以及对法律法规的重申。这里强调的是中央集权和统一制度的重要性。
最后两句"昨日钟山甘露降,玻璃满赐出宫瓢"则是对神话中的美好事物的描写。"钟山"可能指代某种神圣之地,"甘露降"象征着吉祥和恩惠,而"玻璃满赐出宫瓢"则形容了皇帝慷慨赐予的珍贵物品。
这首诗通过对早朝场景的细腻描绘,展现了作者对于唐代中央集权和华丽文化生活的赞美之情。
层云结广厦,海燕东南飞。
年年巢君屋,主人心不疑。
穿树树枝密,入花花影稀。
即此全盛日,愿能常见之。
胡为阅时岁,匆匆恩变移。
旧巢既已毁,梁在无留泥。
岂不怀新居,但感旧所知。
徘徊日云暮,燕燕空尔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