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懒将成性,春游尚尔勤。
花攲知雨力,水皱见风文。
碧落一明月,青山半白云。
却愁从此去,尘冗又纷纷。
一懒将成性,春游尚尔勤。
花攲知雨力,水皱见风文。
碧落一明月,青山半白云。
却愁从此去,尘冗又纷纷。
这首《山行》由元代诗人张养浩所作,描绘了诗人漫步山间的情景与内心感受。诗中以细腻的笔触展现了自然之美与内心的宁静。
首句“一懒将成性,春游尚尔勤”,开篇即流露出诗人对懒散生活的态度,但即便在春日出游时,仍保持着勤奋的精神状态,展现出一种矛盾而又和谐的生活哲学。这种看似矛盾的态度,实则反映了诗人对生活既有享受也有追求的一面。
接着,“花攲知雨力,水皱见风文”两句,通过自然景象的描绘,赋予了生命与情感。花朵因雨水而倾斜,水面因微风而泛起波纹,诗人以拟人化的手法,生动地表现了自然界中的动态美,同时也暗示了自然界的微妙变化与生命的活力。
“碧落一明月,青山半白云”描绘了一幅静谧而壮丽的画面,明月高悬于碧蓝的天空,青山之上飘浮着半片白云,既展现了自然景色的纯净与广阔,也寓意着诗人内心的宁静与超脱。
最后,“却愁从此去,尘冗又纷纷”,表达了诗人对未来的忧虑和对现实世界的无奈。在享受了片刻的宁静与美好之后,诗人意识到生活中的烦恼与困扰依旧存在,这既是对自己内心世界的反思,也是对社会现实的一种感慨。
整首诗通过对自然景观的细腻描绘,以及诗人内心情感的深刻揭示,展现了元代文人对于自然美的欣赏与对人生哲理的思考,体现了张养浩独特的艺术风格和人文情怀。
叹软尘十丈,宣武城南,帽影鞭丝。
一片怀中刺,有祢生姓氏,磨灭经时。
认他腕娇书细,纸背字参差。
想研匣琉璃,笔床翡翠,暮唱朝随。
仙姿昼眠起,又菱花亲照,重扫蛾眉。
镇日凝妆坐,写家乡黄绢,江上残碑。
今日红裙乌帽,人世总长辞。
剩一尺鱼书,天涯带愁还屡披。
鸱夷单舸,问先生此去,可曾安置。
湖水湖风秋万顷,大好幽居清睡。
箬帽捞虾,竹弓射鸭,足了平生事。
销磨淮海,元龙豪气除矣。
想像老屋瀼东,薄田阳羡,种菜藏书地。
手植玉梅三百树,沁得诗魂都醉。
钱凤何人,董龙是狗,莫问今何世。
茫茫江水,不归吾亦堪誓。
庭汉无纹,消碧浪、遥看阆蓬。
青眼里、十洲琼树,五粒苍松。
千鄣云涛冲暮霭,半奁虹带勒晴空。
诧关山、远隔笛声幽,一线通。擎短袖,临晚风。
凭列御,逞西东。试引觞花底,顾曲弦中。
依约旧时渔火伴,泬寥乡梦夜霜钟。
向月明、籁静话疏星,閒枕篷。
微云淡河汉,庭树鸦栖。红烛点尽深闺。
年年一度美人怨,人间天上相思。
西风拜花下,叹秋生凉早,夜短来迟。
痴心送巧,做双星仍是分离。
桥上问谁先往,瓜果到如今,应换佳期。
谁信桑田千变,仙家作梦,才过些时。
一般命薄,料长生、有个人知。
笑闲心休管,鸳鸯帐底,月挂蛛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