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29诗句网 欢迎您的访问
当前位置:929诗句网 > 诗词大全 > 《诗三百三首·其一三六》
《诗三百三首·其一三六》全文
唐 / 寒山   形式: 古风  押[尤]韵

世有一等流,悠悠似木头。

出语无知解,云我百不忧。

问道道不会,问佛佛不求。

子细推寻著,茫然一场愁。

(0)
注释
一等流:一类人,指特殊群体。
悠悠:形容漫无目的或悠闲自在。
木头:比喻不动声色,缺乏情感反应。
无知解:没有人能理解他们的言论。
百不忧:声称没有忧虑,但实际上可能言不由衷。
道不会:对道的理解不足。
佛不求:对佛教教义不主动寻求答案。
子细推寻:仔细探究。
茫然:困惑不解的样子。
愁:愁绪。
翻译
世间有一种人,漫无目的地漂泊,如同木头般不动声色。
他们说话无人能理解,还声称自己无所忧虑。
向道询问却不懂,向佛求助也不寻求解答。
仔细探究他们的内心,却发现一片迷茫,满心愁绪。
鉴赏

这首诗蕴含着深沉的哲思和独特的情感体验。"世有一等流,悠悠似木头"一句,用“流”比喻世事的无常和连续性,而“悠悠似木头”则传达了一种静止与坚固的意象,这两者相辅相成,表达了诗人对世间变化与不变之间关系的独到见解。

"出语无知解,云我百不忧"这句中,“出语无知解”表现了诗人对于言语和理解的困惑和无奈,而“云我百不忧”则表明诗人面对这种困境时选择了一种超然物外的心态,不为世间的是非所动。

"问道道不会,问佛佛不求"这两句透露出诗人对于道与佛的探索过程中的一种放弃和无为的智慧。诗人既不追求对“道”的刻意理解,也不寄希望于佛教的救赎,这是一种极端的自我超脱。

最后,“子细推寻著,茫然一场愁”则是诗人在这种思索和放弃之后所产生的一种深深的忧虑。尽管他试图去细致地探究生命和宇宙的意义,但终究还是陷入了一片迷茫之中,这种无法言说的困惑和焦虑,构成了诗歌的最后情感基调。

整体而论,此诗通过对世事流转、语言理解、道佛探求等主题的深刻反思,展现了诗人内心的孤独与忧郁,以及对于生命真谛的一种无奈和放弃。

作者介绍
寒山

寒山
朝代:唐   号:均不详   籍贯:唐代长安(今陕西西安)

寒山(生卒年不详),字、号均不详,唐代长安(今陕西西安)人。出身于官宦人家,多次投考不第,后出家,三十岁后隐居于浙东天台山,享年一百多岁。严振非《寒山子身世考》中更以《北史》、《隋书》等大量史料与寒山诗相印证,指出寒山乃为隋皇室后裔杨瓒之子杨温,因遭皇室内的妒忌与排挤及佛教思想影响而遁入空门,隐于天台山寒岩。
猜你喜欢

满庭芳·其一山怜

壁印狐踪,林开鹿径,山家真个萧条。樵归一束。

时带猬中毛。灶下莫愁薪爨。方才拾老柏枯蕉。

常扃户,晚间兔尽,饥虎正悲号。良宵。

偏不出,倦支石枕,醉卧松梢。

说好山无数,奇解寻敲。

犹记十年前事,承平久、官税都饶。

妻孥食,有时无米,橡栗也常烧。

(0)

满江红·其三《湖上书怀再柬西樵考功、阮亭祠部》

飞絮满天,平堤外、乱萍初涨。

人似燕、重来湖海,画梁无恙。

风雅竞推东阁妙,文章每说西京上。

细论诗、若个过墙头,松醪饷。曾踏险,瞿塘漾。

才会意,沧浪唱。但银瓶索饮,酴醵佳酿。

五岳未周名士屐,百钱常挂山人杖。

奈此君、不惠不夷间,难于状。

(0)

春夏两相期.将往西溪看梅夜闻风雨

问西陵有谁来往。南枝约略初放。

懊恨封姨,抛下一天惆怅。

镂金不作护花铃,剪绣难成留春障。

整整斜斜,声声点点,冷来心上。衔泥燕子谁傍。

料玉奴今夜,榻闲衾浪。两叶眉痕相向,碧愁红怏。

罗浮梦为晓云惊,苎萝人被东风葬。

翠幕灯昏,紫陌杯寒,个侬同况。

(0)

卖花声·其二夏日雨中

炎熇沾衣,骤雨忽来庭院。洗京尘、不须纨扇。

凉飔入幕,袅孤灯零乱。喜天际、轻雷渐远。

披襟杂坐,朋辈风流萧散。遣闲情,蛮笺茗碗。

最关人意,有檐花红绽。任阴晴、浮云舒展。

(0)

竹枝歌·其七

江上乘舟何处客,列肆喧哗占平碛。

远来忽去不记州,罢市归船不相识。

(0)

茉莉·其一

名花闻道出南荒,亲到南天闻妙香。

弟是素馨兄是菊,澹烟如水月如霜。

(0)
诗词分类
归隐 和诗 伤逝 泰山 闺怨 羁旅 奉和 赞颂 应制 离愁 伤春 忆昔 闺思 黄河 访友 劝勉 喜悦 竹子
诗人
林则徐 韦应物 晏殊 唐寅 李煜 傅山 戴表元 张籍 刘子翚 许景衡 上官婉儿 刘辰翁 易顺鼎 曾几 张之洞 周权 李清照 郑思肖
诗词赏析
名句欣赏

Copyright © 2025 929诗句网

本站提供古诗文赏析及诗词名句翻译。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备案号-豫25011f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