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29诗句网 欢迎您的访问
当前位置:929诗句网 > 诗词大全 > 《朱秀之杞菊轩》
《朱秀之杞菊轩》全文
元 / 虞集   形式: 古风  押[支]韵

高轩何所植,杞菊交根枝。

紫实既秋熟,黄花亦晚滋。

嘉名信共爱,何以疗予饥。

此邦号富庶,士贾志怀资。

萧条山石间,谁复见茕嫠。

遗脱兼并馀,椎剥无完肌。

纵彼百亩受,岂得安耘耔。

种此顷步内,庶无征夺思。

采撷勿违节,烹芼贵有宜。

三咽可千岁,逍遥奉天随。

(0)
鉴赏

这首元代诗人虞集的《朱秀之杞菊轩》诗,通过描绘朱秀之先生的杞菊轩,展现了他对自然与生活的独特见解和追求。诗中以“高轩何所植,杞菊交根枝”开篇,点明了杞菊轩的植物主题,寓意着主人对自然之美的热爱与追求。

接着,“紫实既秋熟,黄花亦晚滋”描绘了杞菊在秋季成熟、黄色花朵晚开的景象,象征着生命的丰饶与时间的流转。诗人进一步表达了对杞菊的喜爱之情,“嘉名信共爱,何以疗予饥”,不仅因其美丽的外观,更因其能提供食物的价值。

随后,诗人转向对社会现实的批判,“此邦号富庶,士贾志怀资。萧条山石间,谁复见茕嫠”。描述了社会上贫富差距的现状,以及底层人民的艰辛生活。通过对比,诗人表达了对公平与和谐社会的向往。

最后,“遗脱兼并馀,椎剥无完肌。纵彼百亩受,岂得安耘耔。种此顷步内,庶无征夺思。采撷勿违节,烹芼贵有宜。三咽可千岁,逍遥奉天随。”诗人提出了通过种植杞菊来实现自给自足、避免被剥夺的想法,并强调了顺应自然规律、合理利用资源的重要性。同时,也表达了对长寿与自由生活的向往。

整首诗通过细腻的自然描写与深刻的社会批判相结合,展现了诗人对理想生活状态的追求与思考,同时也反映了元代社会的一些现实问题。

作者介绍
虞集

虞集
朝代:元   字:伯生   号:道园   生辰:1272~1348

虞集(1272~1348)元代著名学者、诗人。字伯生,号道园,人称邵庵先生。少受家学,尝从吴澄游。成宗大德初,以荐授大都路儒学教授,李国子助教、博士。仁宗时,迁集贤修撰,除翰林待制。文宗即位,累除奎章阁侍书学士。领修《经世大典》,著有《道园学古录》、《道园遗稿》。虞集素负文名,与揭傒斯、柳贯、黄溍并称“元儒四家”;诗与揭傒斯、范梈、杨载齐名,人称“元诗四家”。 
猜你喜欢

种竹

孤轩俯清池,水光澹澄彻。

白日群喧寂,觉与尘境别。

因有远俗心,颇亦慕修洁。

扫径延此君,幽盟一时结。

最喜来清风,岂但羡高节。

倘从二仲游,或与七贤接。

愿停林外车,共酌杯中叶。

挥手谢宠荣,勋名让陶契。

(0)

盐官杂诗·其一

传闻瀛海上,真境有丹邱。

眷此百雉城,乃在东海头。

乾坤互嘘吸,潮汐无时休。

凭高纵遐眺,大化总悠悠。

(0)

和答庞参军六章寄赠刘楚相子敦

忆昔海阳,我勤簿书。君至自楚,我心则娱。

茹蘖示操,哦松名居。矫矫玉珂,人中衡庐。

君本世胄,才为世珍。匪矫匪傲,温其可亲。

吐英露华,裨余劣人。赫赫贤声,明作照邻。

相助为理,夙夜孜孜。我有阙遗,君则补之。

彼此和衷,播于声诗。声诗云何,无邪尔思。

余遘闵凶,倏与子分。掩涕相送,戚然不欣。

迢迢粤树,英英楚云。贻我简书,塞鸿时闻。

君既宰邑,单父琴鸣。膏泽斯降,甘霖载零。

今古循良,莫之与京。倾耳弦歌,子心则宁。

长沙贾傅,我闻其风。谁则为之,绛灌在中。

赫赫楚藩,好贤有终。君德无瑕,宜裨王躬。

(0)

怀弟

初冬解缆忽匆匆,万里怀人两地同。

久客渐疏姜被梦,长征犹恋白云东。

夜残风雪驱羸马,岁杪关山断去鸿。

聚首清宵知不远,玉河春色正青葱。

(0)

南史六首·其二竟陵王

竟陵宾客似梁园,才俊翩翩总在门。

怪杀王融偏贾祸,西州烟月断人魂。

(0)

前汉书十七首·其九赵充国

忠言自合酬明主,屯疏何辞屡犯颜。

坐策西羌终瓦解,全师横槊凯歌还。

(0)
诗词分类
爱国 哲理 送别 端午节 思念 友情 月亮 重阳节 人生 寒食节 悼念 赞美 中秋节 田园 山水 思乡 夏天
诗人
陈孚 戴叔伦 宋之问 曹操 王令 俞明震 沈宜修 吴敬梓 况周颐 李咸用 蔡伸 柳贯 宋濂 吴伟业 晁冲之 李昴英 蒋春霖 霍韬
诗词赏析
名句欣赏

Copyright © 2025 929诗句网

本站提供古诗文赏析及诗词名句翻译。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备案号-豫25011f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