曾经十九年,汉节胡沙壅。
魂销幽窖深,泪浥旃旄重。
岂知陵继律,同彼蛮夷从。
虽生何面目,是以生不用。
空馀北海上,雨雪洪飧饔。
羝乳方自怜,雁足谁相纵。
天留节士名,名成降虏诵。
吁嗟录别词,未妨苏李共。
曾经十九年,汉节胡沙壅。
魂销幽窖深,泪浥旃旄重。
岂知陵继律,同彼蛮夷从。
虽生何面目,是以生不用。
空馀北海上,雨雪洪飧饔。
羝乳方自怜,雁足谁相纵。
天留节士名,名成降虏诵。
吁嗟录别词,未妨苏李共。
这首诗是明代诗人郭之奇所作的《集雅诗二十首》中的第八首,以苏武为主题。苏武是中国历史上著名的忠臣义士,曾被匈奴扣留十九年,始终不屈服,最终得以归汉。
诗中描绘了苏武在匈奴囚禁期间的艰苦生活和对国家的忠诚。"曾经十九年,汉节胡沙壅",点明了苏武被扣留的时间之长以及环境的恶劣。"魂销幽窖深,泪浥旃旄重",通过生动的细节描写,展现了苏武在囚禁中的痛苦与绝望。
接着,诗人表达了对苏武精神的赞美:"岂知陵继律,同彼蛮夷从。虽生何面目,是以生不用。" 这句话强调了苏武宁死不屈的精神,即使活着也无颜面对故国,因此宁愿选择死亡也不愿屈服于异族。
最后,诗人感慨苏武虽身处绝境,但其忠贞不渝的品格却流传千古,甚至在投降的匈奴人中也被传颂。"天留节士名,名成降虏诵。吁嗟录别词,未妨苏李共。" 这里借用了苏武与李陵之间的故事,表达了对苏武高尚人格的敬仰,并暗示了苏武的故事超越了个人恩怨,成为了一段千古佳话。
整首诗通过对苏武形象的刻画,展现了其坚贞不屈的民族气节,以及其对国家的忠诚与热爱,同时也表达了对苏武精神的深深敬佩和赞美。
白公枉识郭虚舟,刘李飞符袒剑裘。
兴轶壶中身混世,气酣酒里意横秋。
运调朱凤啄白石,耕莳金钱掣牯牛。
赤子返真标指妙,阿伽陀药肯言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