先生面目入中年,海曲丹青不遣传。
尺简岂堪频问讯,两京还说旧因缘。
馀生可试屠龙技,毕嫁才消鬻犬钱。
九曲棹歌君莫唱,千秋谁和武夷仙。
先生面目入中年,海曲丹青不遣传。
尺简岂堪频问讯,两京还说旧因缘。
馀生可试屠龙技,毕嫁才消鬻犬钱。
九曲棹歌君莫唱,千秋谁和武夷仙。
这首明代诗人陈献章的《代简答黄大理仲昭》描绘了一位中年先生的形象,他的风采并未因岁月流逝而减损,反而在偏远之地的丹青画作中未能流传。诗人通过尺简书信频繁询问,表达了对这位先生的深深关注,同时提及了他在两京(古代京城)的过往经历,暗示着他们之间深厚的交情。
诗中提到先生余生想要施展才华,即便是屠龙之技也愿一试,言下之意是他的才能非凡。然而,为了生活所需,他不得不暂时放下这些抱负,用卖犬的钱来维持婚姻。最后,诗人劝诫对方不要轻易唱起那九曲棹歌,因为千秋之后,恐怕再无谁能与之相和,只有武夷仙人才能匹配这样的意境。
整首诗以简洁的笔触,刻画了一位有才华但生活境遇复杂的先生形象,流露出对他的敬仰和对时光流转的感慨。
寿非金石。
恨天教老向,水程山驿。
似梦里、来到南柯,这些子光阴,更堪轻掷。
戍火边尘,又过了、一年春色。
叹名姬骏马,尽付杜陵,苑路豪客。
长绳漫劳系日。
看人间俯仰,俱是陈迹。
纵自倚、英气凌云,奈回尽鹏程,铩残鸾翮。
终日凭高,诮不见、江东消息。
算沙边、也有断鸿,倩谁问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