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29诗句网 欢迎您的访问
当前位置:929诗句网 > 诗词大全 > 《又代》
《又代》全文
明 / 林熙春   形式: 五言律诗  押[麻]韵

白门传戴记,赤海幸仙槎。

雨露风移草,循良政及□。

龙章腾五色,鲤训诵千家。

岭月随桥梓,瞻依未有涯。

(0)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古代文人对官场政绩与道德修养的向往与追求。首联“白门传戴记,赤海幸仙槎”以“白门”和“赤海”象征官场与理想境界,通过“戴记”和“仙槎”表达了对知识传承与超凡脱俗的向往。接着,“雨露风移草,循良政及□”两句,以自然界的雨露、春风比喻良好的政治环境如何滋养百姓,体现了作者对清明政治的期待。“龙章腾五色,鲤训诵千家”则进一步强调了道德教化的重要性,龙章象征着帝王的威严与德行,鲤鱼跃龙门的故事寓意通过教育改变命运,这两句表达了作者对教育与道德传承的重视。“岭月随桥梓,瞻依未有涯”以岭月、桥梓等意象,描绘出一幅宁静祥和、充满希望的画面,表达了对美好未来的憧憬与期待。

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丰富的意象和深邃的哲理,展现了作者对于理想社会的构想,以及对知识、道德、政治与自然和谐共生的追求。

作者介绍

林熙春
朝代:明

林熙春,字志和,号仰晋,生于嘉靖三十一年(1552年),海阳龙溪宝陇村(今潮安庵埠)人。出生后父母相继亡故,家境中落,全凭嫂嫂抚养成人。但据志书所载,林熙春于明万历十一年(1583年)中进士后,授四川巴陵县令,不久即“以内艰归”。所谓“内艰”,即母丧(按,俗称父丧为外艰,母丧为内艰,统称丁忧,丁艰)。据此,乃母似应逝于他登第授官之后。当然,这也不排除林熙春视嫂为娘的可能。据称,林熙春为报答嫂恩,登第后还特为其嫂在屋旁挖塘放养乌耳鳗,抵今池塘尚在。
猜你喜欢

寿诗

九天雨露桃花肥,行地老仙行若飞。

飞上桃花最高树,连花带子盈筐归。

归来分与儿孙吃,满腹文章光陆离。

老仙一饱一万岁,拍掌笑杀丁令威。

(0)

奉和籀书周大士十首·其一

拉伴乘秋兴,寻幽入洞天。

良缘应有定,旨趣别无传。

扫石犹堪坐,空山久待贤。

自惭僧老大,难说道真诠。

(0)

呈惟圣老和尚

鸡足山中旧草堂,名闻海内震诸方。

如今老眼青尤白,曩昔风流卷欲藏。

没脚马曾跨宇宙,无弦琴岂别宫商。

明年不负衡山约,到此忘机欲歇狂。

(0)

寄麦大车

乱后相期未易逢,廿年曾记话从容。

春花辄扫门临水,晓梦频醒犬吠钟。

深谷未成投老计,旧溪仍愧寄孤踪。

迟君更有幽怀在,倚杖斜阳数远峰。

(0)

紫玉台

洪崖百尺仰晴峰,映日含烟出半空。

爱景独寻台上路,探奇那避石头风。

青山特矗浮云外,江水平连远树中。

古寺疏钟催暮色,寂寥枫叶染天红。

(0)

寄怀梁学下

寻常哀乐与君同,回首乡园忽梦中。

云水十年仍浪迹,故人一别已成翁。

画堂高柳迎春绿,古寺寒灯静夜红。

最是情尘空未得,频将山札寄梁鸿。

(0)
诗词分类
忧国忧民 思亲 伤感 感慨 军旅 离别 乐府 壮志难酬 归隐 和诗 伤逝 泰山 闺怨 羁旅 奉和 赞颂 应制 离愁
诗人
董其昌 王慎中 释文珦 戴复古 王冕 李攀龙 宋褧 陈宝琛 高启 李昌祺 赵抃 韦骧 白玉蟾 赵熙 洪咨夔 李曾伯 王绂 赵孟頫
诗词赏析
名句欣赏

Copyright © 2025 929诗句网

本站提供古诗文赏析及诗词名句翻译。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备案号-豫25011f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