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台留滞□,此夕忆他乡。
兄弟樽前远,关山别后长。
青云沧海梦,紫马蓟门霜。
夜色摇官烛,烽烟入旅裳。
江春归雁发,朔管落梅香。
恒代横边徼,滹沱绕苑墙。
数钱胡女艳,击筑酒人狂。
故旧绨袍冷,空闺锦字伤。
一身同小草,十载赋长杨。
应笑於陵仲,东皋筑草堂。
金台留滞□,此夕忆他乡。
兄弟樽前远,关山别后长。
青云沧海梦,紫马蓟门霜。
夜色摇官烛,烽烟入旅裳。
江春归雁发,朔管落梅香。
恒代横边徼,滹沱绕苑墙。
数钱胡女艳,击筑酒人狂。
故旧绨袍冷,空闺锦字伤。
一身同小草,十载赋长杨。
应笑於陵仲,东皋筑草堂。
这首诗是明代末期至清代初期诗人彭孙贻在丁酉年除夕怀念其弟弟彭骏孙时所作。诗中充满了对远方兄弟的思念之情,以及对故乡的深深眷恋。
首联“金台留滞□,此夕忆他乡”点明了诗人身处异乡,夜晚独忆家乡的情景。“金台”可能是指京城或某个繁华之地,暗示诗人远离家乡,身处异地。接下来的“此夕忆他乡”则直接表达了诗人对家乡的深切思念。
颔联“兄弟樽前远,关山别后长”进一步深化了这种情感。诗人想象着与兄弟相聚时的场景,但如今却相隔千里,只能通过回忆来慰藉心中的孤独。这里的“关山”既指实际的地理障碍,也象征着人与人之间的距离和分离。
颈联“青云沧海梦,紫马蓟门霜”运用了比喻和象征的手法,表达了对未来的憧憬和对现实的无奈。青云沧海梦,可能是对事业有成、生活富足的向往;紫马蓟门霜,则可能是在描绘一种理想中的生活状态,但现实中却只能面对蓟门(北京)的严霜,暗示现实与理想的差距。
尾联“夜色摇官烛,烽烟入旅裳”描绘了诗人夜晚的孤独和不安。官烛象征着官场的忙碌和压力,烽烟则预示着战乱的威胁,这两者都让诗人的内心感到沉重和忧虑。
接下来的“江春归雁发,朔管落梅香”则是对季节更替和自然景象的描写,通过归雁和落梅,诗人表达了对时间流逝的感慨和对故乡春天景色的怀念。
“恒代横边徼,滹沱绕苑墙”则可能是在描述边疆的辽阔和险峻,以及诗人对国家边防的关注和担忧。
“数钱胡女艳,击筑酒人狂”这一句通过对比,展现了异域风情的美丽与热闹,同时也反衬出诗人内心的孤独和寂寞。
最后,“故旧绨袍冷,空闺锦字伤”表达了对老朋友和家人的思念,以及对家庭温暖的渴望。“一身同小草,十载赋长杨”则体现了诗人对自己命运的感慨,以及对文学创作的坚持。
整首诗情感丰富,既有对远方兄弟的深深思念,也有对故乡的无限眷恋,同时还有对个人命运和国家局势的忧虑。诗人在表达个人情感的同时,也反映了当时社会动荡、个人命运多舛的时代背景。
谁斗寒姿,正青素、乍试轻盈。
飞云溜屧,朔风回舞流霙。
羞拟临波步弱,任长空奔电,恣汝纵横。峥嵘。
诧瑶峰、时自送迎。
望及山河羃缟,警梅魂初返,鹤梦频惊。
俏碾银沙,只飞琼、惯屧坚冰。
休愁人间险途,有仙掌、为调玉髓,逶迤填平。
怅晚归,又谯楼、红灿冻檠。
古来荒可想,只城角,似岩乡。
入石户深深,云阿寂寂,玉溜锵锵。洪荒。
自融气母,想风吹、一泡裂崖冈。
留作菟裘佳处,六时心地清凉。焚香。小步禅堂。
消夏气、领秋光。叹碧玉壶中,黄斑径里,此亦沧桑。
苍茫。放翁著句,甚无人,镌字绿苔旁。
不用飞霞题壁,我生已似云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