望道苦弗见,安敢轻为言。
大哉天地化,示人初不烦。
物表时一遇,忽又汨其源。
孤生千载后,属念祇弗諠。
客从茅山来,教我默自存。
服气至万息,顾见天地根。
多谢丈人意,求生固有门。
謷乎游恣睢,何为畜于樊。
望道苦弗见,安敢轻为言。
大哉天地化,示人初不烦。
物表时一遇,忽又汨其源。
孤生千载后,属念祇弗諠。
客从茅山来,教我默自存。
服气至万息,顾见天地根。
多谢丈人意,求生固有门。
謷乎游恣睢,何为畜于樊。
这首诗是清代诗人姚鼐所作的《夏昼斋居三首(其二)》。诗中表达了诗人对人生哲理的深思和对自然宇宙的敬畏之情。
首句“望道苦弗见,安敢轻为言”,诗人感叹追求真理的道路艰难,不敢轻易发表言论。接着,“大哉天地化,示人初不烦”两句,赞美了天地万物化育的宏大与自然,认为天地不厌其烦地展示着宇宙的奥秘。
“物表时一遇,忽又汨其源”描绘了自然界中偶一可见的奇迹,但很快又消失无踪,暗示了自然现象的瞬息万变和不可捉摸。接下来,“孤生千载后,属念祇弗諠”表达了诗人对于孤独存在的感慨,即使在千年之后,内心的思绪也难以平息。
“客从茅山来,教我默自存”一句,诗人通过来访者的话语,领悟到保持内心平静的重要性。随后,“服气至万息,顾见天地根”描述了通过修炼达到与天地合一的状态,仿佛能看见宇宙的根本。
最后,“多谢丈人意,求生固有门”表达了对来访者的感激之情,并暗示了寻求生命真谛的道路并非绝境。“謷乎游恣睢,何为畜于樊”则以反问的形式,表达了对自由生活的向往,以及对束缚的不满。
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对自然现象的观察和思考,探讨了人生的意义、宇宙的奥秘以及个人的精神追求,展现了诗人深刻的哲学思考和对自然的敬畏之心。
德人天游乐者全,亦以此乐均鱼鸢。
陶然亦复忘所乐,西湖澄澈如心渊。
管领西湖人不少,前后无如赵京兆。
至今画手画西湖,不著绿蓑人独钓。
胡为今夜月满湖,大船小船皆得鱼。
鱼登罔罟叫不得,那知老子今归欤。
滔滔京兆万人海,平地翻涛渺无盖。
活鱼之外尤活人,人在甘棠颂遗爱。
疆埸未云静,家国疑摇摇。
深乎帷帐筹,公卿日以朝。
虏势固不壮,虏骑固为骁。
强弱士气少,战守民力凋。
荒山涧壑冷,岁暮风萧萧。
百草皆烂死,扑面黄叶飘。
枭鹠互鸣啸,狐豺纷踯跳。
秃鬓祗枯藜,伫立天益寥。
恭惟我寿皇,恢复悉有条。
咄哉开禧臣,妄动尤虚嚣。
女贞亦分裂,幽燕乱无聊。
贤愚世运厄,隆替华夏焦。
羌戎汉威灵,河隍唐僖昭。
民老曾何知,但愿归富饶。
中外持论平,致君舜与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