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29诗句网 欢迎您的访问
当前位置:929诗句网 > 诗词大全 > 《溪水》
《溪水》全文
宋 / 张嵲   形式: 古风

溪水东流去,何时合大江。

岂无双鲤鱼,附书还故乡。

不忧溪水迟,所恨垄坂长。

临流一叹息,四顾山苍苍。

(0)
注释
溪水:比喻时光或思绪。
东流去:形容水流方向。
合:汇合。
大江:这里指长江,中国的著名河流。
岂无:难道没有。
双鲤鱼:古代常用来象征书信,因为古人有以鱼腹藏书的传统。
附书:携带书信。
故乡:家乡。
不忧:不担心。
溪水迟:形容溪水流动缓慢。
所恨:遗憾的是。
垄坂长:形容山路坡度大且长。
临流:面对流水。
叹息:感慨或哀叹。
四顾:环顾四周。
山苍苍:形容山色深沉,广阔无边。
翻译
溪水向东缓缓流,何时才能汇入长江。
难道没有那双鲤鱼,能带信回到我家乡。
我不担心溪水行程慢,只遗憾山路崎岖漫长。
面对流水我轻叹一声,环顾四周只见群山苍茫。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一种怀乡的情感。开篇“溪水东流去,何时合大江”两句,从自然景观切入,溪水向东流淌,最终汇入宽广的大江,这里象征着诗人对远方故乡的渴望和追寻。紧接着,“岂无双鲤鱼,附书还故乡”表达了诗人通过溪水中的鲤鱼作为媒介,将自己的思念托付给它们,希望它们能将自己的心意带回故土。这不仅展现了诗人的情感,也反映了古代人民对于信鸽、鱼等动物传递信息的想象。

然而,“不忧溪水迟,所恨垄坂长”两句转折,表达了对归途难行的无奈。溪水虽然缓慢,但诗人并不担心,而是感到烦恼的是连绵不断的道路和高低不平的地势,这些都是返回故乡的障碍。

最后,“临流一叹息,四顾山苍苍”两句,诗人站在溪水边上,一声深长的叹息,环顾四周,那连绵的山峦都笼罩在一片苍苍的绿色之中,这里的景色和情感交织,既有对自然美景的赞赏,也有对归乡之路的无尽思念。

整体来说,这首诗通过溪水、鲤鱼、大江等意象,表达了诗人深切的怀乡之情,以及面对归途时遇到的种种困难和无奈。同时,诗中的自然景物描写也展示了诗人的艺术功底和对自然美景的细腻感受。

作者介绍
张嵲

张嵲
朝代:宋   字:巨山   籍贯:襄阳(今湖北襄樊)   生辰:1096—1184

张嵲(1096—1184),字巨山,襄阳(今湖北襄樊)人。徽宗宣和三年(1121)上舍中第,调唐州方城尉,改房州司法参军,辟利州路安抚司干办公事。 
猜你喜欢

诸将五首·其三

三军缟素哭贤王,秬鬯重看赉尚方。

自取昆崙通象郡,更移闽越控扶桑。

岛门尽解田横甲,海舶初归陆贾装。

最是此中能速化,直教鳞介遍冠裳。

(0)

如梦令

本是花宫么凤。降作人间情种。

不愿住人间,分付药炉烟送。谁共。谁共。

三十六天秋梦。

(0)

沁园春.雁

木落时来,花发时归,年又一年。

记南楼望信,夕阳帘外,西窗惊梦,夜雨灯前。

写月书斜,战霜阵整,横破潇湘万里天。

风吹断,见两三低去,似落筝弦。相呼共宿寒烟。

想只在、芦花浅水边。

恨呜呜戍角,忽催飞起,悠悠渔火,长照愁眠。

陇塞间关,江湖冷落,莫恋遗粮犹在田。

须高举,教弋人空慕,云海茫然。

(0)

得郑二宣海南手札

番禺天外古交州,念子南行恋旧游。

故国又经花落后,远书翻寄雁来秋。

梅边野饭逢人少,海上青山对客愁。

为报罗浮云影道,早随明月引归舟。

(0)

游仙词·其十二

二妃天上遇重华,锦瑟瑶琴乐帝家。

世上狂夫休浪想,对樗蒲斗紫兰花。

(0)

柳腰轻

英英妙舞腰肢软。章台柳、昭阳燕。锦衣冠盖,绮堂筵会,是处千金争选。顾香砌、丝管初调,倚轻风、佩环微颤。

乍入霓裳促遍。逞盈盈、渐催檀板。慢垂霞袖,急趋莲步,进退奇容千变。算何止、倾国倾城,暂回眸、万人断肠。

(0)
诗词分类
七夕 春天 爱国 哲理 送别 端午节 思念 友情 月亮 重阳节 人生 寒食节 悼念 赞美 中秋节 田园 山水
诗人
江为 郑畋 赵昀 梁潜 刘方平 李兆洛 冒襄 刘向 王渥 包节 吕思诚 张浚 冯溥 彭而述 顾野王 张若虚 米友仁 辛延年
诗词赏析
名句欣赏

Copyright © 2025 929诗句网

本站提供古诗文赏析及诗词名句翻译。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备案号-豫25011f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