溪水东流去,何时合大江。
岂无双鲤鱼,附书还故乡。
不忧溪水迟,所恨垄坂长。
临流一叹息,四顾山苍苍。
溪水东流去,何时合大江。
岂无双鲤鱼,附书还故乡。
不忧溪水迟,所恨垄坂长。
临流一叹息,四顾山苍苍。
这首诗描绘了一种怀乡的情感。开篇“溪水东流去,何时合大江”两句,从自然景观切入,溪水向东流淌,最终汇入宽广的大江,这里象征着诗人对远方故乡的渴望和追寻。紧接着,“岂无双鲤鱼,附书还故乡”表达了诗人通过溪水中的鲤鱼作为媒介,将自己的思念托付给它们,希望它们能将自己的心意带回故土。这不仅展现了诗人的情感,也反映了古代人民对于信鸽、鱼等动物传递信息的想象。
然而,“不忧溪水迟,所恨垄坂长”两句转折,表达了对归途难行的无奈。溪水虽然缓慢,但诗人并不担心,而是感到烦恼的是连绵不断的道路和高低不平的地势,这些都是返回故乡的障碍。
最后,“临流一叹息,四顾山苍苍”两句,诗人站在溪水边上,一声深长的叹息,环顾四周,那连绵的山峦都笼罩在一片苍苍的绿色之中,这里的景色和情感交织,既有对自然美景的赞赏,也有对归乡之路的无尽思念。
整体来说,这首诗通过溪水、鲤鱼、大江等意象,表达了诗人深切的怀乡之情,以及面对归途时遇到的种种困难和无奈。同时,诗中的自然景物描写也展示了诗人的艺术功底和对自然美景的细腻感受。
木落时来,花发时归,年又一年。
记南楼望信,夕阳帘外,西窗惊梦,夜雨灯前。
写月书斜,战霜阵整,横破潇湘万里天。
风吹断,见两三低去,似落筝弦。相呼共宿寒烟。
想只在、芦花浅水边。
恨呜呜戍角,忽催飞起,悠悠渔火,长照愁眠。
陇塞间关,江湖冷落,莫恋遗粮犹在田。
须高举,教弋人空慕,云海茫然。
英英妙舞腰肢软。章台柳、昭阳燕。锦衣冠盖,绮堂筵会,是处千金争选。顾香砌、丝管初调,倚轻风、佩环微颤。
乍入霓裳促遍。逞盈盈、渐催檀板。慢垂霞袖,急趋莲步,进退奇容千变。算何止、倾国倾城,暂回眸、万人断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