襄阳有佳山,名著无如岘。
尝休贤达足,我独愧未践。
君侯把麾符,政暇兴不浅。
命车极登临,旌旆随谷转。
心思羊钜平,息树宜勿剪。
于今戴清风,整整如冠冕。
高碑本堕泪,雨渍至苔藓。
庙祠委榛芜,奚劝千载善。
驰章动天听,口以功烈侔。
果闻帝曰俞,恢宇明祭典。
哦诗序其事,笔锐犀可剸。
景无一发遗,粲若丹青展。
乃知览观时,非止在游衍。
声气异代同,美从江汉显。
襄阳有佳山,名著无如岘。
尝休贤达足,我独愧未践。
君侯把麾符,政暇兴不浅。
命车极登临,旌旆随谷转。
心思羊钜平,息树宜勿剪。
于今戴清风,整整如冠冕。
高碑本堕泪,雨渍至苔藓。
庙祠委榛芜,奚劝千载善。
驰章动天听,口以功烈侔。
果闻帝曰俞,恢宇明祭典。
哦诗序其事,笔锐犀可剸。
景无一发遗,粲若丹青展。
乃知览观时,非止在游衍。
声气异代同,美从江汉显。
这首诗是宋代诗人裴煜所作的《岘山》,通过对襄阳岘山的描绘,表达了对贤能政治和高尚节操的赞美。诗人首先指出岘山之美名远扬,曾吸引众多贤达驻足,而自己未能亲身体验感到遗憾。接着,他称赞了君侯在政务之余仍有暇游山赏景,且心系百姓,如羊祜般清明。诗人提到岘山碑石上的泪水痕迹,暗示着历史的沧桑和对先贤的缅怀。
诗中提到修复庙祠,以示对古代功绩的敬仰,并通过上奏朝廷,最终得到皇帝的认可,扩大祭祀规模。诗人以此为题材创作诗歌,文笔犀利,详尽地记录了这一事件,仿佛一幅生动的历史画卷。最后,诗人强调了游览山水并非仅为游玩,更在于从中领悟到跨越时代的声望与美德,这些美好品质源自江汉地区。
总的来说,裴煜的《岘山》不仅描绘了自然景色,更是借题发挥,寓言深刻,体现了对历史人物的崇敬和对道德风范的追求。
寒阴凋草木,枯叶委庭阑。
苍耸孤松秀,青敷万竹蟠。
封条才贴妥,见晛复欹宽。
但使根长在,毋忧风哭酸。
严风吹衣落南土,手批{左儿右吾}猱藉封虎。
缘山跨谷三里城,架竹编茆百家聚。
天公似为羁人谋,闭藏佳境城东陬。
介然用之便成圃,下眎更得夫容州。
水间木末高下照,名字既同形亦肖。
自从羸豕伏群龙,红白相辉转明耀。
人怜风雪拘系之,委弃衰草蟠寒泥。
谁知炯炯含内美,正於槁瘁生光辉。
大书三字为吹送,唤起渠阳百年梦。
却疑二华痴绝人,身既隐矣名焉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