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29诗句网 欢迎您的访问
当前位置:929诗句网 > 诗词大全 > 《梅竹双清卷歌题所藏王冕元章吴镇仲画也》
《梅竹双清卷歌题所藏王冕元章吴镇仲画也》全文
明 / 王世贞   形式: 古风

野夫策杖村南复村北,处处东君吝消息。

瞥然缟素一枝横,又见琳琅数竿碧。

一枝春之先,数竿冬之后。

俯仰天地间,与尔成三友。

衡门掩卧不一旬,淇园大庾无精神。

樵青已侵翠凤尾,?母吹散玉龙鳞。

赖得吴镇及王冕,前与二友传其真。

虚堂展看仅盈尺,二友居然侍吾侧。

问之不言对以臆,眉宇萧萧吐佳色。

吾不能学范詹事,西遣关中使,却寄江南春,消芳悴粉何足论。

吾不能学家骑曹,不可一日无,所至植此君,封篱护箨何纷纭。

二友寓我簏,俨若洛下东西两头屋。

一头剪得潇湘云,一头小贮罗浮玉。

镇也九咽吐吸天浆腴,冕亦磊砢节目非凡夫。

扶舆清气合此图,快矣乎快矣乎,此图此友吾不孤。

(0)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诗人对梅竹的深情赞美和对其画作的欣赏。诗中通过细腻的笔触,展现了梅竹在不同季节中的独特风貌,以及它们在诗人生活中的重要地位。

诗的开头描述了野夫在乡村间行走的情景,表达了对春天来临的期待。接着,诗人通过“瞥然”、“一枝横”、“数竿碧”等词语,生动地描绘了梅竹的形态,展现了它们在冬末春初时的独特魅力。诗人将梅竹比作“三友”,寓意着它们在自然界中的和谐共生,象征着友谊的纯洁与坚韧。

随后,诗中提到衡门掩卧、淇园大庾等场景,暗示了诗人隐居生活的宁静与淡泊。然而,樵青的侵扰和风雪的吹散,象征着外界的干扰与挑战。在此背景下,诗人对吴镇和王冕两位画家的画作给予了高度评价,认为他们的作品真实地传达了梅竹的精神与品格。

诗的后半部分,诗人通过“虚堂展看”、“二友居然侍吾侧”等描述,表达了对画作的珍视和对梅竹形象的深刻印象。诗人通过“问之不言对以臆”、“眉宇萧萧吐佳色”等细节,展现了他对梅竹内在品质的感悟与赞美。

最后,诗人以“扶舆清气合此图,快矣乎快矣乎”表达了自己的情感体验,认为这幅画作与梅竹的形象完美融合,带给他极大的愉悦与满足感。同时,诗人也表达了自己对梅竹精神的向往,希望与它们一同成为“吾不孤”的存在。

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对梅竹的描绘和赞美,展现了诗人对自然美的追求、对友情的珍视以及对艺术的热爱。诗中充满了对生命、自然和艺术的深刻感悟,体现了诗人独特的审美情趣和人文关怀。

作者介绍
王世贞

王世贞
朝代:明   字:元美   号:凤洲   籍贯:太仓(今江苏太仓)   生辰:1526年-1590年

王世贞(1526年12月8日-1590年12月23日),字元美,号凤洲,又号弇(yǎn)州山人,南直隶苏州府太仓州(今江苏太仓)人,明代文学家、史学家。
猜你喜欢

临江仙 戊午九月二十一日,宴罢直省,和徐

帘暮酒阑人散后,满庭松竹萧森。
捣残秋思是邻砧。
翠屏惊旧梦,白发入新吟。
盖世勋名将底用,悠悠往古来今。
一灯孤恨夜窗深。
筝间纤笋玉,杯冷软橙金。

(0)

木兰花慢 送柳汤佐之覃怀总管任

羡春风五马,恨无计,驻征鞍。
想胶漆真情,云烟高兴,诗酒清欢。
当时与君年少,到而今、双鬓总成斑。
几度批风抹月,几番临水登山。
驿途吟袖尚轻寒。
珍重且加餐。
怕到郡之时,民须加爱,事要从宽。
风流赏音人去,纵朱弦、有曲为谁弹。
明日倚楼凝望,雁回早寄平安。

(0)

贺新郎 九日同柳汤佐梁平章弟总管 歌酒登

九日西城路。
滟平川、黄云万顷,碧山无数。
百尺危楼堪眺望,抖擞征衫尘土。
又惹起、悲凉今古。
佩玉鸣銮春梦断,赖高情、且作风烟主。
嗟往事,向谁语。
人生适意真难遇。
对西风、满浮大白,狂歌起舞。
便得腰悬黄金印,于世涓埃何补。
愈想起、渊明高趣。
莫唱当年朝士曲,怕黄花、红叶俱凄楚。
愁正在,雁飞处。

(0)

望月婆罗门引 和李廷弼韵就庆初度

井梧叶下,西风正喜洗尘颜。
犹然火甑之间。
谁酿一天霖雨,爽气满河关。
甚忧民老子,顿觉心宽。
风亭月轩。
更何用、种琅*。
自有平生节操,未老投闲。
群鸟声里,又惊觉、黄梁梦一番。
沉醉后、处处*山。

(0)

鹊桥仙 寿王赵公时八十

鸾台钟吕,瀛州房杜。
荣贵康宁天付。
三公勋业四朝臣,不胜似、*溪渔父。
朝廷尊敬,君王知遇。
香满春风玉树。
十分寿比老彭年,恰喜庆

(0)

阮郎归 题秋山草堂图 古山乐府卷下 以上强

青山重叠水萦纡。
扁舟隔岸呼。
依稀绿野辋川图。
又疑陶令居。
红树晚,白云孤。
乾坤别一壶。
草堂潇洒竹窗虚。
个中容我无。

(0)
诗词分类
赞美 中秋节 田园 山水 思乡 夏天 爱情 元宵节 母亲 战争 劳动 励志 清明节 老师
诗人
王世贞 刘克庄 苏轼 胡应麟 杨万里 欧大任 姚燮 彭孙贻 白居易 赵蕃 梅尧臣 程敏政 陈献章 韩淲 杜甫 刘崧 范成大 邓云霄
诗词赏析
名句欣赏

Copyright © 2025 929诗句网

本站提供古诗文赏析及诗词名句翻译。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备案号-豫25011f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