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29诗句网 欢迎您的访问
当前位置:929诗句网 > 诗词大全 > 《食菱》
《食菱》全文
宋 / 苏辙   形式: 五言律诗  押[先]韵

野沼涨清泉,乌菱不直钱。

蟹肥螯正满,石破髓初坚。

节物秋风早,樽罍夜月偏。

令人思淮上,小舫藕如椽。

(0)
翻译
野外的沼泽涨满了清澈的泉水,黑色的菱角并不值钱。
螃蟹肥美,大钳子饱满,石头破裂,里面的髓开始坚硬。
秋天的景色来得早,夜晚举杯赏月更显特别。
这情景让人想起淮河上的景象,小船如椽,满载着鲜嫩的莲藕。
注释
野沼:野外的沼泽。
涨:充满、涨满。
清泉:清澈的泉水。
乌菱:黑色的菱角。
不直钱:不值钱。
蟹肥:螃蟹肥美。
螯正满:大钳子饱满。
石破:石头破裂。
髓初坚:髓开始坚硬。
节物:季节的景物。
秋风早:秋天来得早。
樽罍:酒杯。
夜月偏:夜晚赏月。
淮上:淮河之上。
小舫:小船。
藕如椽:莲藕粗大如椽子。
鉴赏

这首诗是宋代文学家苏辙的《食菱》,描绘了秋季野外池塘中水清菱鲜的景象。诗人通过对"野沼涨清泉,乌菱不直钱"的描绘,展现了池水清澈、乌菱质朴的自然之美,暗示菱角虽不值钱,却自有其纯真之味。

"蟹肥螯正满"一句,转而描绘了时令的丰收,螃蟹饱满,预示着秋日的丰饶。"石破髓初坚"则进一步刻画了菱角经过清水冲刷,其内部的坚实质地,让人感受到生活的滋味。

"节物秋风早,樽罍夜月偏"两句,通过秋风和明月,营造出宁静而略带凉意的夜晚氛围,诗人与朋友在这样的环境中品尝菱角,更显其闲适之情。

最后,"令人思淮上,小舫藕如椽"表达了诗人对淮河地区小舟荡漾、采藕场景的怀念,以及对故乡风味的深深眷恋。整首诗以清新自然的笔触,描绘了一幅秋日野餐食菱的画面,流露出诗人对生活的热爱和对家乡的思念。

作者介绍
苏辙

苏辙
朝代:宋   字:子由   籍贯:眉州眉山(今属四川)   生辰:1039—1112年

苏辙(1039年3月18日—1112年10月25日),字子由,一字同叔,晚号颍滨遗老,眉州眉山(今属四川)人,北宋文学家、诗人、宰相,“唐宋八大家”之一。嘉祐二年(1057年),苏辙登进士第,初授试秘书省校书郎、商州军事推官。宋神宗时,因反对王安石变法,出为河南留守推官。此后随张方平、文彦博等人历职地方。宋哲宗即位后,获召入朝,历官右司谏、御史中丞、尚书右丞、门下侍郎等职。
猜你喜欢

题白莲院东轩

昔年文酒自为情,身外鸿毛万事轻。

暑醉每怜风引梦,夜归多见月随行。

重寻兰若馀芳在,却怪桑门老态生。

点数朋游今有几,拂尘看字泪先横。

(0)

凝祥池上晚归

绿径阴阴落景微,杨花零乱上人衣。

长烟似爱沧波面,风色虽豪不肯飞。

(0)

和慎思秋日同文馆诗·其二

匝合青云幕,纵横白羽场。

谁矜率尔对,吾念斐然章。

名淡隃糜榜,衣飘月窟香。

春风马蹄疾,鞭帽散平康。

(0)

人间

弃尽人间事,西风掩竹门。

无人争碧嶂,有鹤伴黄昏。

扫石移云影,浇花润月痕。

何须叹牢落,知我有乾坤。

(0)

送张子仪尚书起镇东阳

自古双溪山水乡,风流仍继沈东阳。

禁庭久曳尚书履,辅郡方怀太守章。

再世甘棠留勿剪,百年乔木郁相望。

公家况有青毡在,会见登庸坐庙堂。

(0)

故庐陵府君葛公挽诗·其一

家风惟孝友,世系本神仙。

丹药能延寿,衣冠不乏贤。

享龄馀七十,积行满三千。

存殁无遗恨,青毡有子传。

(0)
诗词分类
愤慨 忧国忧民 思亲 伤感 感慨 军旅 离别 乐府 壮志难酬 归隐 和诗 伤逝 泰山 闺怨 羁旅 奉和 赞颂 应制
诗人
林大春 成廷圭 郑善夫 李锴 童轩 张翥 陶安 孙觌 释绍昙 耶律铸 姜特立 郑真 王渐逵 曾丰 石宝 王圭 徐庸 李流谦
诗词赏析
名句欣赏

Copyright © 2025 929诗句网

本站提供古诗文赏析及诗词名句翻译。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备案号-豫25011f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