布衣同有后山才,只汝高吟未至哀。
谢朓诗传清似水,樊南心与烛成灰。
每从闲处深思得,讵向前人强学来。
今日江西说宗派,嗟卑愁老恐非材。
布衣同有后山才,只汝高吟未至哀。
谢朓诗传清似水,樊南心与烛成灰。
每从闲处深思得,讵向前人强学来。
今日江西说宗派,嗟卑愁老恐非材。
这首诗是清末近现代初期诗人黄节的作品,名为《寒夜读白石道人集题后》。黄节借此诗表达了自己对唐代诗人白居易的崇敬之情,以及对于个人学识与前人成就之间差距的自谦和反思。
"布衣同有后山才,只汝高吟未至哀。" 这两句写诗人黄节自比为布衣(平民),承认自己拥有像唐代诗人白居易那样的文学才能,但是在表达深情时却达不到哀婉动人的效果。
"谢朓诗传清似水,樊南心与烛成灰。" 这两句是黄节对南北朝时期的谢灵运和唐代的樊宗师(即白居易)诗歌艺术的赞美。谢灵运的诗清新如水,而樊宗师则是用尽心血,像烛光一样消耗自己,但最终成就非凡。
"每从闲处深思得,讵向前人强学来。" 黄节表达了自己在安静的环境中深入思考,时常感慨于无法像前人的学习和创作那样卓越。
"今日江西说宗派,嗟卑愁老恐非材。" 最后两句则是黄节对于当代(即清末近现代初期)的诗歌流派——如江西诗派的讨论感到忧虑,他担心自己年迈体弱,可能已经不再具备成为一名出色的诗人的素质。
整首诗表达了诗人对于文学传承的尊重,对于个人才能与历史大师之间差距的自知之明,以及面对时代变迁和个人局限时的忧虑和反思。
帝里记当日,赐第富相联。
惟君家最称著,桐木老参天。
三相勋庸才业,一代风流人物,继世赖君贤。
自合跻清要,小屈佐平川。
下车初,逢庆旦,听欢传。
冰清玉润,仁爱终始被江堧。
满泛黄花称寿,细看红萸枝健,和气霭芳筵。
隔日醉重九,千岁似今年。
芗林有何好,花蕊不惊秋。
千章云木,长见密叶翠光流。
中有三朝勋旧,早岁辞荣轩冕,归伴赤松游。
不羡鸳鸯侣,钟听景阳楼。
问向来,麟阁上,凤池头。
有谁能继,向来解印似苏州。
自是英姿绝俗,非我与时违异,何用衣羊裘。
况得长生趣,千岁肯怀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