荣卫失和调,肤腠乏华滋。
远非杞人忧,宁怀左师悲。
去来信天命,徙倚临秋墀。
银䨲入虚窗,金飔拂素帷。
幽意与之然,宁使方寸缁。
岐扁不常有,洪羡讵可期。
恬怀听造物,纾绪聊成诗。
荣卫失和调,肤腠乏华滋。
远非杞人忧,宁怀左师悲。
去来信天命,徙倚临秋墀。
银䨲入虚窗,金飔拂素帷。
幽意与之然,宁使方寸缁。
岐扁不常有,洪羡讵可期。
恬怀听造物,纾绪聊成诗。
此诗描绘了诗人面对自然与人生境遇时的内心感受与思考。首句“荣卫失和调,肤腠乏华滋”以人体比喻社会或个人情感状态,暗示了某种失衡或不和谐的状态,肌肤缺乏滋养,暗喻精神或情感的匮乏。
“远非杞人忧,宁怀左师悲”两句,通过引用古代典故,表达了对过度忧虑与无端悲伤的否定态度,强调了保持乐观与平和的重要性。
“去来信天命,徙倚临秋墀”则体现了诗人面对命运的态度,既顺应天命,又在秋日的台阶上徘徊思索,表现了一种既接受现实又不失思考的哲学态度。
“银䨲入虚窗,金飔拂素帷”描绘了秋日的景象,银光透过窗户,金色的微风拂过白色的帷幔,营造出一种宁静而略带凉意的氛围,同时也象征着时光的流逝与季节的更迭。
“幽意与之然,宁使方寸缁”表达了诗人内心的平静与坚定,即使外界环境变化,内心的平静与坚定也不会改变,即使让心如墨染,也不愿随波逐流。
最后,“岐扁不常有,洪羡讵可期”指出人生的道路并非总是平坦,追求的宏大愿望也难以实现,但诗人依然选择“恬怀听造物,纾绪聊成诗”,以平和的心态接受命运的安排,通过创作诗歌来抒发情感,寻求心灵的慰藉。
整体而言,这首诗展现了诗人面对生活困境时的冷静思考、乐观态度以及对自我情感的深刻洞察,通过自然景象的描绘,传达出一种超脱世俗、追求内心平静的生活哲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