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29诗句网 欢迎您的访问
当前位置:929诗句网 > 诗词大全 > 《张思济县尉创舞翠亭》
《张思济县尉创舞翠亭》全文
宋 / 袁说友   形式: 七言律诗  押[萧]韵

新筑成时秋事高,满天风月下岧峣。

佳名欲夺双溪景,淡墨须烦六幅绡。

一簇穿杨誇箭羽,几番伐鼓动溪潮。

此亭政合贪山水,百里之间患已销。

(0)
拼音版原文全文
zhāngxiànwèichuàngcuìtíng
sòng / yuánshuōyǒu

xīnzhùchéngshíqiūshìgāomǎntiānfēngxiàtiáoyáo

jiāmíngduóshuāngjǐngdànfánliùxiāo

穿chuānyángkuājiànfāndòngcháo

tíngzhèngtānshānshuǐbǎizhījiānhuànxiāo

注释
新筑:新建。
秋事:秋天的景象。
岧峣:高耸。
佳名:美好的名字。
双溪景:双溪的美景。
淡墨:淡雅的墨色。
六幅绡:六幅轻薄的绸缎。
穿杨:穿透杨树。
伐鼓:击鼓。
溪潮:溪水的潮汐。
政合:恰好符合。
贪山水:热爱山水。
患已销:烦恼消除。
翻译
新建的亭台在秋意正浓时矗立,满天风月映照下显得高峻挺拔。
它美名欲与双溪景色争艳,淡墨色的设计需要六幅细薄丝绸来描绘。
一丛丛杨树穿插如箭羽,鼓声多次震动溪水掀起波涛。
这个亭子正好满足了对山水的热爱,百里之内,烦恼都已消散。
鉴赏

这首诗是宋代诗人袁说友所作的《张思济县尉创舞翠亭》,描绘了一座新建亭台在秋夜月色下的美景。首句“新筑成时秋事高”点明了亭子落成的时间和季节,暗示了营造的雅致氛围。"满天风月下岧峣"则通过风月交辉,形象地展现了亭子矗立山巅,高耸入云的景象,给人以壮丽之感。

接下来的两句“佳名欲夺双溪景,淡墨须烦六幅绡”,赞美亭子的命名富有诗意,仿佛能与双溪景色相媲美,而淡雅的色调则需用六幅轻薄的丝绸来描绘,足见其意境之美。"一簇穿杨誇箭羽"运用比喻,形容亭子如箭矢般直插云霄,显出其挺拔的姿态;"几番伐鼓动溪潮"则通过想象鼓声激荡溪水,增添了动态的生动画面。

最后两句“此亭政合贪山水,百里之间患已销”,表达了诗人对舞翠亭的喜爱,认为它恰好满足了人们对山水的热爱,甚至可以消除百里之间的忧虑。整首诗语言优美,意境深远,充分展现了舞翠亭的建筑艺术和自然风光之美。

作者介绍

袁说友
朝代:宋

(1140—1204)建宁建安人,流寓湖州,字起严,号东塘居士。孝宗隆兴元年进士。授溧阳主簿。历知池州、衢州、平江府,入为吏部尚书兼侍读。宁宗嘉泰三年,同知枢密院,进参知政事。罢以资政殿学士知镇江府。奉祠致仕。学问淹博,其疏奏多切时弊,诗文格调清新。任四川安抚使时,尝命属官辑蜀中诗文为《成都文类》。有《东塘集》。
猜你喜欢

南雄昌乐驿

城东浈水碧渊洄,杨仆楼船向此来。

我亦编蓬今下濑,拟寻韶石上崔嵬。

(0)

题到氏田舍

六朝冠盖俱尘土,到氏今无苗裔存。

当时任昉过田舍,野老犹记查林村。

(0)

海州观放鹘搏兔不中而飞去

秋霜濯空林,暮日在峰顶。

冥冥起长风,稍稍绝遗影。

骁禽值猛搏,俯取不待顷。

岂非求者乖,矫翮成远聘。

未能谢榛莽,那用遽悼悻。

此心竟可怜,得失未宜病。

(0)

曾点

函丈从容问且酬,展才无不至诸侯。

可怜曾点推呜瑟,独对春风咏不休。

(0)

庭前有古槐一株枝叶扶疏广荫一亩每当月夕风晨辄为婆娑其下空翠滴衣心神清越感秋寄兴情见乎词

绿玉交柯蔽郁深,碧萝寒幄静沈沈。

最宜初旭晞晴霭,时有珍禽宅翠阴。

终日对为佳客伴,几年相慰故溪心。

主人已有秋风兴,更听疏蝉抱叶吟。

(0)

灵岩寺

先望岩端金碧明,久穿葱茜踏峥嵘。

山疑图画曾经见,地喜生平所未行。

随处石泉春渴解,上方云屋夜寒生。

主人著意开佳境,无负千年四绝名。

(0)
诗词分类
思乡 夏天 爱情 元宵节 母亲 战争 劳动 励志 清明节 老师 冬天 边塞 孤独 讽刺 豪放
诗人
谭用之 崔道融 王庭筠 李瓒 顾非熊 包恢 羊士谔 陶望龄 崔颢 汪应辰 汪琬 石延年 刘处玄 于濆 王铎 欧阳玄 王筠 王遂
诗词赏析
名句欣赏

Copyright © 2025 929诗句网

本站提供古诗文赏析及诗词名句翻译。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备案号-豫25011f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