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29诗句网 欢迎您的访问
当前位置:929诗句网 > 诗词大全 > 《水居漫兴·其六》
《水居漫兴·其六》全文
明 / 高攀龙   形式: 六言诗  押[麻]韵

黄叶疏疏门巷,寒风淅淅蒹葭。

人在小楼隐几,夕阳忽度昏雅。

(0)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一幅宁静而略带忧郁的秋日景象。首句“黄叶疏疏门巷”,以“黄叶”点明季节为秋,以“疏疏”二字描绘出落叶稀疏的情景,营造出一种清冷的氛围。接着,“门巷”二字将读者引入一个特定的空间,仿佛置身于一条静谧的小巷之中,感受着秋风的轻拂。

“寒风淅淅蒹葭”一句,进一步渲染了环境的寒冷与萧瑟。这里的“寒风”不仅指自然界的风,也暗喻着内心的寒凉。“淅淅”一词生动地描绘了风声的细微与连绵不绝,而“蒹葭”则象征着诗人所处环境的荒凉与孤独。整句诗通过视觉和听觉的结合,构建了一个既凄清又富有诗意的画面。

接下来,“人在小楼隐几”一句,将视角转向了具体的人物——诗人自己。他独自一人坐在小楼中,面对着书案(“隐几”),这一动作既表现了诗人的闲适与淡泊,也暗示了他内心的孤独与沉思。在这样的环境下,诗人似乎与外界隔绝,沉浸在自己的世界里。

最后一句“夕阳忽度昏雅”,描绘了时间的流逝与环境的变化。随着夕阳的西下,光线逐渐暗淡,整个场景从明亮转为昏暗,给人一种时间流逝、岁月更迭之感。这里的“昏雅”二字,既包含了光线的柔和,也暗示了诗人内心情感的复杂与微妙变化。整句诗以夕阳的隐没作为收尾,既是对一天结束的写照,也是对诗人内心情感波动的隐喻。

综上所述,这首诗通过细腻的笔触,描绘了一幅秋日黄昏时分,诗人独处小楼,面对自然与内心世界的画面。它不仅展现了自然景色的美丽与哀愁,也深刻揭示了诗人内心的情感状态,以及对时间流逝的感慨。

作者介绍
高攀龙

高攀龙
朝代:明   字:存之   籍贯:江苏无锡   生辰:1562年 - 1626年

高攀龙(1562年 - 1626年),字存之,又字云从,江苏无锡人,世称“景逸先生”。明朝政治家、思想家,东林党领袖,“东林八君子”之一。著有《高子遗书》12卷等。万历十七年(1589年)中进士。后遇父丧归家守孝。天启六年(1626年)三月,高攀龙不堪屈辱,投水自尽,时年六十四岁。崇祯初年(1628年),朝廷为高攀龙平反,赠太子太保、兵部尚书,谥“忠宪”。 
猜你喜欢

送张器玉归闽中

十载流离避战尘,白头憔悴始归秦。

霜前渭水有归雁,乱后长安无故人。

不惮北邙迁榇远,莫忘东鲁寄书频。

明年我亦崧南去,拟买黄牛种汝滨。

(0)

寄王文炳

爱客孔文举,能诗陆士衡。

十年求识面,千里饱闻名。

郁郁芝兰秀,萧萧风露清。

几时樽酒畔,容我话平生。

(0)

题川船出峡图

瞿塘险为三峡门,两岸束急洪涛奔。

十丈江船万斛力,一篙失势原无根。

前船才过后船出,蜀商来往无虚日。

君不见人间行路难,咫尺风波永相失。

(0)

野鸡毛羽好

野鸡毛羽好,不如家鸡能报晓。

新人美如花,不如旧人能绩麻。

绩麻作衫郎得著,郎见花开又花落。

(0)

题径山

攀萝扪石上崔嵬,为访名师特到来。

碧眼望穿红日际,青鞋蹋破白云堆。

松涛振壑鸣天籁,瀑布舂岩动地雷。

好境自然尘世别,何须海上觅蓬莱。

(0)

题水月猿图

水中明月轮,可玩不可觅。

狝猴徒自狂,触破寒潭碧。

(0)
诗词分类
高中必背 秋天 菊花 梅花 春节 读书 七夕 春天 爱国 哲理 送别 端午节 思念 友情 月亮 重阳节 人生 寒食节
诗人
赵汝愚 许虬 唐珏 许仲琳 刘球 刘胜 荆轲 陈韡 吴淑姬 郦炎 祝颢 朱厚熜 顾梦游 黄尊素 赵壹 李约 傅毅 王籍
诗词赏析
名句欣赏

Copyright © 2025 929诗句网

本站提供古诗文赏析及诗词名句翻译。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备案号-豫25011f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