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29诗句网 欢迎您的访问
当前位置:929诗句网 > 诗词大全 > 《民风》
《民风》全文
明 / 郭之奇   形式: 古风  押[阳]韵

中天而疆理,一道惟省方。

区土而习俗,群生必异乡。

悠悠天地情,上下日旁皇。

类气一以殊,渺如阴与阳。

华夷分厚薄,边腹亦低昂。

东西日出入,南北风柔刚。

天乃示民别,地因遂物长。

山川不相及,闻见各相妨。

凭私因怙执,伐异至胥戕。

郁郁牵文物,戛戛赴戈铓。

治忽介眉睫,千古共痍疮。

孜孜造化心,代乃降惟皇。

不惜一人勤,以作万邦望。

劳劳分燥湿,勉勉别井疆。

光天及海表,风动日休扬。

大哉君子德,吹万乃无旁。

云何叔季日,扰扰民与王。

偃草终何术,雌雄各自强。

吁嗟虞夏没,念此空茫茫。

(0)
鉴赏

这首诗《民风》由明代诗人郭之奇所作,通过对自然现象和社会现象的对比,表达了对人类社会中不同风俗习惯、文化差异以及由此引发的社会矛盾的深刻思考。

诗的开篇“中天而疆理,一道惟省方”,描绘了天地间界限分明的景象,暗示了人类社会中不同地区、不同民族间的界限。接着,“区土而习俗,群生必异乡”强调了地域和文化的多样性,指出人们生活在不同的环境中,形成了各自独特的风俗习惯。

“悠悠天地情,上下日旁皇”则表达了对天地间情感的深沉感慨,以及对人类在宇宙中的渺小和困惑。接下来的“类气一以殊,渺如阴与阳”进一步阐述了自然界中不同事物之间的差异,暗喻人类社会中不同群体之间的差异。

“华夷分厚薄,边腹亦低昂”揭示了文化上的高低之分,以及边疆与腹地的不同地位,反映了社会结构中的等级观念。随后的“东西日出入,南北风柔刚”通过自然现象的描述,隐喻了社会中不同方向、不同势力之间的冲突与平衡。

“天乃示民别,地因遂物长”强调了自然法则对人类社会的影响,指出自然界的规律决定了人类社会的发展。接下来的“山川不相及,闻见各相妨”表达了地理隔阂对文化交流的阻碍,以及由此产生的误解和偏见。

“凭私因怙执,伐异至胥戕”揭示了个人偏见和歧视导致的暴力冲突,强调了理解和尊重的重要性。接下来的“郁郁牵文物,戛戛赴戈铓”形象地描绘了文化和思想的碰撞,以及由此引发的冲突和对抗。

“治忽介眉睫,千古共痍疮”表达了对社会治理的反思,指出忽视当前问题可能导致长期的痛苦。接下来的“孜孜造化心,代乃降惟皇”表达了对自然法则的敬畏和对理想君主的期待,认为只有遵循自然规律,才能实现社会的和谐与进步。

“不惜一人勤,以作万邦望”强调了个人努力对于国家和民族发展的重要性,呼吁人们共同努力,为国家和民族的繁荣贡献力量。最后的“劳劳分燥湿,勉勉别井疆”表达了对不同环境适应能力的赞扬,以及对人们克服困难、开拓新领域的勇气的肯定。

“光天及海表,风动日休扬”描绘了光明普照、风调雨顺的美好景象,象征着社会的和谐与进步。接下来的“大哉君子德,吹万乃无旁”赞美了君子的高尚品德,认为他们的行为能够影响万物,促进社会的健康发展。

“云何叔季日,扰扰民与王”表达了对乱世的忧虑,指出社会动荡给民众和统治者都带来了困扰。接下来的“偃草终何术,雌雄各自强”探讨了如何解决社会矛盾,强调了和平共处的重要性。

“吁嗟虞夏没,念此空茫茫”表达了对古代文明衰落的感慨,以及对当前社会状况的担忧,希望未来能够找到解决之道,实现社会的繁荣与稳定。

整首诗通过对自然现象和社会现象的对比,以及对人类社会中不同风俗习惯、文化差异的深刻思考,表达了诗人对社会和谐、自然法则、个人责任以及理想君主的期待,展现了其深厚的人文关怀和对社会进步的渴望。

作者介绍
郭之奇

郭之奇
朝代:明   字:仲常   号:菽子   籍贯:广东揭阳县榕城东门(今广东揭阳市榕城区)   生辰:1607年-1662年

郭之奇(1607年-1662年),字仲常,号菽子,又号正夫、玉溪。广东揭阳县榕城东门(今广东揭阳市榕城区)人。为南明大臣,历任南明文渊阁大学士加太子太保(相当宰相)兼吏部尚书、兵部尚书,率军转战闽粤滇黔抗清,于顺治十八年(1661年)在广西桂林为清将韦永福所俘,翌年殉国。清乾隆四十一年(1776年)追谥忠节。
猜你喜欢

姬人墨西氏生日赋以赠之·其二

共命鸳鸯宿锦沙,骈头菡萏吐朝霞。

乐天无奈小蛮柳,摩诘偏多天女花。

喜有明珠双出掌,愁教碧玉一持家。

芙蓉生近重阳节,勿使清霜妒丽华。

(0)

乙亥生日病中作·其六

岁岁躬耕却忍饥,无馀筋力到甘肥。

未衰人已欺玄鬓,垂死天犹妒白衣。

芝草未知何代物,梅花自是昔贤薇。

重阳凄怆非霜露,生日从来血泪挥。

(0)

仲夏燕集黄氏柳桥精舍同用弧字

鸣蝉一一在高梧,含吐凉飕响不孤。

烟水人同凫藻得,风流地似柳桥无。

酒因伏日调冰液,花为炎天隐玉壶。

瓜李且为河朔会,秋深行欲挽天弧。

(0)

正月十二日集黄氏斋听罗丈弹雒神操作

莺声已比去年长,花气犹含昨夜香。

忽把瑶琴弹雒女,尽惊罗袜湿春阳。

三城且莫喧歌管,四座都迟命羽觞。

几处轻寒销火树,祗须明月助灯光。

(0)

红石榴·其二

光争龙烛是流晖,不夜名葩世所希。

绛萼烧时云尽暖,丹须湿处露多肥。

枝枝影为朱天出,朵朵香同赤帝归。

更喜千房同一蒂,清泠不使玉浆微。

(0)

哭顾徵君宁人·其四

登高忆共雁门间,北望京华洒泪还。

白马小儿犹汉殿,青牛老子已秦关。

河声不解消长恨,山色惟知老玉颜。

耆旧只今零落尽,北邙松柏为君攀。

(0)
诗词分类
叙事 除夕 怀远 托物言志 七夕节 乐观 地点 抒情 赠答 写雪 西湖 写水 生活 愤慨 忧国忧民 思亲 伤感 感慨
诗人
苏过 黄庚 蓝仁 李龏 周孚 范梈 何巩道 夏孙桐 赵完璧 陈子壮 韩日缵 史谨 苏籀 陶宗仪 张吉 吴绮 杨公远 陈樵
诗词赏析
名句欣赏

Copyright © 2025 929诗句网

本站提供古诗文赏析及诗词名句翻译。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备案号-豫25011f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