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29诗句网 欢迎您的访问
当前位置:929诗句网 > 诗词大全 > 《东堂》
《东堂》全文
宋 / 张耒   形式: 五言律诗  押[侵]韵

杳杳寒鸡唱,漫漫夜色深。

斗柄垂地直,河势向江沉。

林鸟栖欲去,草虫寒尚吟。

幽人掩蓬荜,不睡拥单衾。

(0)
拼音版原文全文
dōngtáng
sòng / zhānglěi

yǎoyǎohánchàngmànmànshēn

dòubǐngchuízhíshìxiàngjiāngchén

línniǎocǎochónghánshàngyín

yōurényǎnpéngshuìyōngdānqīn

翻译
天边传来寒鸡报晓声,长夜漫漫深不见底。
北斗星低垂仿佛触地,银河之水似乎流向江边。
林中的鸟儿准备归巢,秋虫在寒冷中依然鸣叫。
隐士关上简陋的门扉,裹着单薄的被子不愿入睡。
注释
杳杳:形容声音微弱或遥远。
寒鸡:清晨啼鸣的鸡。
漫漫:形容时间或空间的漫长。
斗柄:北斗七星中的一颗,古人用来指示方向。
河势:银河的流动态势。
幽人:隐士或孤独的人。
蓬荜:简陋的房屋。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一幅深夜寒冷的景象。"杳杳寒鸡唱"表明夜已深,鸡开始啼叫,气氛肃穆,带有一丝凄凉。"漫漫夜色深"则强化了这种感觉,让人感受到夜的沉静与黑暗。"斗柄垂地直"是从天文现象来描绘夜晚,北斗七星高悬,斗柄几乎指向地面,时间已至深夜。"河势向江沉"则描写了水流缓慢而深邃的景致。

在这种环境中,生灵也都显得有些沉静和隐秘。"林鸟栖欲去"表明鸟儿都已经归巢,不再啼叫,而是准备休息。"草虫寒尚吟"则透露出尽管寒冷,昆虫类的生物仍在低声鸣叫。

最后两句"幽人掩蓬荜,不睡拥单衾"描绘了一个隐居者在夜晚的场景。他不仅没有入睡,而且还要用草垫子来取暖,这种做法显示出他对寒冷天气的适应,同时也反映出了他的清贫和与世俗生活的疏离。

整首诗通过对夜色、自然现象和人物行为的细腻描写,展现了一个深邃宁静而又略带凄凉的夜晚景象。

作者介绍
张耒

张耒
朝代:宋   字:文潜   号:柯山   籍贯:亳州谯县(今安徽亳州市)   生辰:1054—1114年

张耒(1054~1114年),字文潜,号柯山,人称宛丘先生、张右史。生于北宋至和元年(1054年),殁于政和四年(1114年),享年六十一岁。他是宋神宗熙宁进士,历任临淮主簿、著作郎、史馆检讨。哲宗绍圣初,以直龙阁知润州。宋徽宗初,召为太常少卿。苏门四学士之一。“苏门四学士”(秦观、黄庭坚、张耒、晁补之)中辞世最晚而受唐音影响最深的作家。
猜你喜欢

效宫词体上文太师十绝·其五

蓬瀛闻说有仙居,甲第园林想亦如。

绕圃琅玕抽翠竹,平流瑟瑟走清渠。

(0)

以眉州绿荔枝寄吴仲庶有诗次韵

嘉川荔子著芳名,携从归鞍到锦城。

驰驿幸无唐日贡,甘芹聊致野人情。

丹砂结颗藏膏露,赭縠为囊贮嫩琼。

京洛不须图画去,得公佳句自分明。

(0)

和吴仲庶游碑楼大慈二寺

锦城寒食最繁华,游骑翩翩杂钿车。

烟染翠行环郭柳,波摇红影隔江花。

长年已觉春如梦,远客唯应醉是家。

回首乡关行乐地,风光正好路岐赊。

(0)

偈七首·其四

白云不会说禅,三门开向两边。

有人动著关捩,两片东扇西扇。

(0)

偈七首·其一

幸然无一事,行脚要参禅。

却被禅相恼,不透祖师关。

(0)

颍水作寄陈州诸故人

不知颍水清如此,欲比蓬莱似是非。

察见渊鱼宁有意,往来鸥鸟已忘机。

济川便乐风波息,洗耳都疑世事违。

甚悔衡门临沁水,还思冠者试春衣。

(0)
诗词分类
小学必背 初中必背 高中必背 秋天 菊花 梅花 春节 读书 七夕 春天 爱国 哲理 送别 端午节 思念 友情 月亮 重阳节
诗人
吕本中 释印肃 谢榛 马钰 曹勋 陈曾寿 孙蕡 吴芾 岳珂 许南英 黄景仁 邹浩 文徵明 元好问 刘禹锡 董其昌 王慎中 释文珦
诗词赏析
名句欣赏

Copyright © 2025 929诗句网

本站提供古诗文赏析及诗词名句翻译。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备案号-豫25011f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