郁郁盆中松,矫矫当风舞。
叶叶相承接,枝枝相拄,青阳发群萌,葱茜自媚妩。
以彼干霄姿,甘此玩好伍。
灌溉岂不勤,涓滴泽已溥。
焉知生性漓,憔悴气莫吐。
深山有孤根,夜夜㖃雷雨。
上枝巢鸾凰,下枝卧虬虎。
神物遇有时,那许问斤斧。
岿然七庙尊,丹雘作梁柱。
陋彼盆中质,终年依浅土。
斩伐虽无忧,尺寸安足补。
托根良独难,弃置等灌莽。
躁进与晚成,岂不在自取。
郁郁盆中松,矫矫当风舞。
叶叶相承接,枝枝相拄,青阳发群萌,葱茜自媚妩。
以彼干霄姿,甘此玩好伍。
灌溉岂不勤,涓滴泽已溥。
焉知生性漓,憔悴气莫吐。
深山有孤根,夜夜㖃雷雨。
上枝巢鸾凰,下枝卧虬虎。
神物遇有时,那许问斤斧。
岿然七庙尊,丹雘作梁柱。
陋彼盆中质,终年依浅土。
斩伐虽无忧,尺寸安足补。
托根良独难,弃置等灌莽。
躁进与晚成,岂不在自取。
这首清代董文涣的《盆松篇》描绘了一盆中松树的形象,它虽然被拘于盆中,却展现出坚韧的生命力和高洁的气质。松树矫健地在风中摇曳,叶片层层相接,枝条相互支撑,象征着生机勃勃和自得其乐。诗人赞美了松树的高尚品质,即使身处狭小环境,仍保持向阳生长,甘愿与平凡的盆景为伍。
然而,松树的处境也引发了诗人的感慨。它本应生长在深山之中,经历风雨洗礼,却因人为栽种而失去了广阔天地。尽管主人精心灌溉,但盆中的土壤有限,无法满足其生长所需。诗人感叹,松树的天性本应自由自在,却被困于此,尽管无斩伐之忧,却无法发挥其真正的价值。
诗人进一步将盆中松与深山孤根的松树对比,前者如同庙堂中的梁柱,受人尊敬,而后者则能顺应自然,不受干扰。他批评了将松树置于盆中的浅薄之举,认为这样的生长环境无法满足松树的生长需求,即使无虞被砍伐,也无法真正体现其价值。
最后,诗人借盆中松表达了对急功近利和急于求成的批评,暗示真正的成长和成就需要时间和空间的自由,不能急于求成。整首诗寓言深刻,富有哲理,展现了诗人对生命境遇的深沉思考。
万木塞㟏岈,环岩抱秋静。
澄泓中一池,导源仰幽夐。
压顶累穹石,侧足折微径。
略可半亩平,深隐小潭莹。
酌口识清甘,烦虑豁开醒。
僧窗启绝壁,远纳湖光净。
腼彼支远智,属此鱼鸟性。
谁与送归途,松风澹遥听。
凤嘴愁凝,蝶衣凉褪,更无花影当门。
妆罢薰香,消磨燕昼鹃昏。
一丝帘额嫠蟾影,背东风、偷梦梨云。
镇无聊、未枕先眠,未酒先醺。
城南咫尺香车路,问俊游旧迹,如梦如魂。
小立回廊,烟鬟难认何人。
闹红消息懵腾过,剩垂杨、绿暗连村。
是东皇、预借秋心,酝酿芳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