杉竹森森一径通,六年高院寄幽踪。
凉移峭壁秋深月,冷映长江雪后峰。
吟次夏云晴影薄,讲残春树翠阴浓。
四时嘉景真堪爱,曾伴支公数倚筇。
杉竹森森一径通,六年高院寄幽踪。
凉移峭壁秋深月,冷映长江雪后峰。
吟次夏云晴影薄,讲残春树翠阴浓。
四时嘉景真堪爱,曾伴支公数倚筇。
这首诗描绘了一幅清幽的山林景象,诗人身处六年高院之中,享受着大自然的宁静与深邃。"杉竹森森一径通",展现了竹木繁茂的小径,引领读者进入静谧的世界。"凉移峭壁秋深月,冷映长江雪后峰",通过秋夜的寒月和雪后江峰的倒影,渲染出清冷而壮丽的画面,体现了季节的变换与诗人内心的孤寂。
"吟次夏云晴影薄,讲残春树翠阴浓",夏日晴空下,云影稀疏,春日讲经后,树荫浓郁,描绘了四季景色的变化,也反映出僧人的生活节奏与自然的和谐共处。最后,诗人感慨"四时嘉景真堪爱,曾伴支公数倚筇",表达了对这如画美景的喜爱,以及对友人支公的怀念,流露出淡淡的思乡之情。
总的来说,这首诗以细腻的笔触描绘了山寺生活的点滴,寓情于景,表达了诗人对自然与友情的深深眷恋。
九山苍苍海之阳,山青海碧生凤凰。
陆家兄弟双儿郎,碧落万里同翱翔。
鹰鹯啄人多害伤,华亭夜鹤声凄凉,君胡不游归故乡。
君不见张留侯,三世相韩报韩仇。
归来自伴赤松子,一生出处何优游。
西风飒飒莼鲈秋,为君一醉商声讴。
三郎玉雪真天人,玉环酒面酣青春。
一声鼙鼓香梦破,玉楼去作蓬莱身。
当年报国心自矢,在地为枝愿连理。
返魂今见东篱花,两两天然见秋蕊。
根同干同色不同,东枝粹白西枝红。
尚想霓旌下南苑,衮翟同辇飘香风。
三生饱受繁华福,甘与客星伴幽独。
凭谁为系护花铃,莫遣㘅花怨麋鹿。
炎晖酷不休,鸣禅号秋树。
谁与涤尘襟,赖有良朋晤。
高会大江滨,霏霏吐情愫。
情浓兴益佳,但愬杯无数。
今古事何常,庸流枉驰骛。
潮生舟不停,远峰青如故。
爽气豁人怀,可以望朝暮。
空怜乞巧文,柳生死章句。
合坐发新欢,悠然得杯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