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29诗句网 欢迎您的访问
当前位置:929诗句网 > 诗词大全 > 《立春》
《立春》全文
宋 / 晁公溯   形式: 七言律诗  押[东]韵

我来伫立望晴空,目极苍茫万壑中。

树色昏昏酣霁雾,江纹细细织柔风。

一行殊俗犹为吏,三揖今年拟送穷。

闻道东田耕帝藉,惭无赋奏大明宫。

(0)
注释
我:主语,指代诗人。
晴空:晴朗的天空。
目极:目光所及。
苍茫:广阔无垠。
万壑:无数山谷。
树色:树的色彩。
酣霁雾:沉浸在雨后的浓雾中。
江纹:江面的波纹。
织:编织。
一行:指一类人。
殊俗:特殊习俗或群体。
犹为吏:仍然担任官职。
三揖:多次作揖告别。
送穷:送别贫困。
东田:传说中的东郊农田。
耕帝藉:耕种天帝的土地。
赋奏:诗歌或奏章。
大明宫:古代皇宫,这里指朝廷。
翻译
我站立凝视晴朗的天空,目光远眺在广袤的山谷间。
树影在雨后浓雾中显得模糊,江面如细纹般轻轻荡漾着微风。
特殊的一群人仍然担任官职,今年多次拜别贫困的困境。
听说东田有人耕种天帝的土地,我惭愧自己没有才华为朝廷上奏赋诗。
鉴赏

这首诗是宋代诗人晁公溯的《立春》,描绘了诗人立春时节在野外所见的景象以及内心的感受。首句“我来伫立望晴空”表达了诗人对春日晴空的期待和欣赏,他静静地站立,目光投向远方广阔的山谷。接下来的“目极苍茫万壑中”进一步描绘了视野所及的壮丽景色。

“树色昏昏酣霁雾”写出了雨后初晴,树色在湿润的雾气中显得朦胧而宁静,透露出一种淡淡的哀愁。而“江纹细细织柔风”则以江水的波动比喻微风的轻拂,形象地展现了春天的温柔气息。

“一行殊俗犹为吏,三揖今年拟送穷”两句,诗人借景抒怀,表达自己虽然身处官场,但仍保持着对清贫生活的向往,通过“送穷”一词,流露出对世俗功名的淡泊态度。

最后,“闻道东田耕帝藉,惭无赋奏大明宫”表达了诗人听说农人们在春耕的忙碌,自己却无所贡献,只能惭愧地感叹,没有像他们那样为国家的农业生产做出贡献。整首诗寓情于景,既有自然之美,又含哲理之思,体现了诗人高尚的情操和对理想生活的追求。

作者介绍
晁公溯

晁公溯
朝代:宋

晁公溯:一作晁公遡,字子西,济州巨野(今山东菏泽市巨野县)人,晁公武弟。宋高宗绍兴八年进士。史籍无传,据本集诗文,知其举进士后历官梁山尉、洛州军事判官、施州通判,绍兴末知梁山军。宋孝宗乾道初知眉州,后为提点潼川府路刑狱,累迁兵部员外郎。著有《嵩山居士文集》54卷,刊于乾道四年,又有《抱经堂稿》等,已佚。
猜你喜欢

春日登台

登台并马出都门,满地东风动草根。

千里乡心悲过鸟,一年佳节藉芳尊。

回㹀雪积春还在,远戍烟拖晚更昏。

酩酊归来思何限,断鸥饥鹭立沙痕。

(0)

送芸上人

行尽春山翠万重,新林浦月坐闻钟。

横江东去长鸣鹤,巢寄南朝第几松。

(0)

汝庆宅红菊二首·其一

红菊开时暮,亭亭冠物华。

亦知颜色好,不是艳阳花。

罗绮娇秋日,楼台媚晚霞。

清香如不改,常傍美人家。

(0)

游太姥石门

名山多石门,太姥奇莫状。

想当开辟来,必有万鬼匠。

大石架不如,小石巧相放。

乍看怖欲堕,谛视极牢壮。

一夫过仅容,云至不能让。

初从俯身入,栈级屡下上。

天窗漏日微,龙井滴泉旺。

□□展复光,九门递趋向。

出门见石峰,秀色九天望。

一削倒地平,匪特取屏障。

霞古荡幽痕,真骨固无恙。

老树多生芝,幽潭亦成浪。

好鸟时出游,于人每相撞。

如知东方生,图记语非妄。

斯游满深衷,何以答神贶。

(0)

西湖

十里山如拭,西湖背郭流。

僧归虹外雨,云抱水边楼。

春事多逢醉,歌声半是愁。

独怜垂钓者,吾欲共沧洲。

(0)

幽居杂兴十首·其五

归卧茅檐下,读书终爱贫。

莺声十年事,草色满城春。

道丧悲浮俗,情高梦古人。

眼前君莫问,我与酒杯亲。

(0)
诗词分类
地点 抒情 赠答 写雪 西湖 写水 生活 愤慨 忧国忧民 思亲 伤感 感慨 军旅 离别 乐府 壮志难酬 归隐 和诗
诗人
丁谓 姚广孝 沈一贯 李德裕 翁卷 司空曙 李颀 卢仝 唐时升 高士奇 阮阅 查慎行 蔡肇 叶小鸾 陈衍 卢祖皋 杨巨源 张玉娘
诗词赏析
名句欣赏

Copyright © 2025 929诗句网

本站提供古诗文赏析及诗词名句翻译。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备案号-豫25011f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