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岫拟耆阇,真乘引妙车。
空中结楼殿,意表出云霞。
后果缠三足,前因感六牙。
宴林薰宝树,水溜滴金沙。
寒谷梅犹浅,温庭橘未华。
台香红药乱,塔影绿篁遮。
果渐轮王族,缘超梵帝家。
晨行踏忍草,夜诵得灵花。
江郡将何匹,天都亦未加。
朝来沿泛所,应是逐仙槎。
高岫拟耆阇,真乘引妙车。
空中结楼殿,意表出云霞。
后果缠三足,前因感六牙。
宴林薰宝树,水溜滴金沙。
寒谷梅犹浅,温庭橘未华。
台香红药乱,塔影绿篁遮。
果渐轮王族,缘超梵帝家。
晨行踏忍草,夜诵得灵花。
江郡将何匹,天都亦未加。
朝来沿泛所,应是逐仙槎。
这首诗描绘了一位诗人游览法华寺的景象和心境,充满了对佛教文化和自然美景的赞美。开篇“高岫拟耆阇,真乘引妙车”便设置了一个超凡脱俗的意境,仿佛诗人乘坐神奇之车,穿越尘世抵达一片清净之地。接下来的“空中结楼殿,意表出云霞”则描绘了寺庙建筑巧夺天工,与自然融为一体。
在“后果缠三足,前因感六牙”中,诗人借用佛教的因果观念,暗示了对生命轮回和宿命之谜的深刻领悟。紧接着,“宴林薰宝树,水溜滴金沙”则表现了寺院内外的盛况,宝树参天,清泉潺潺,如同黄金一般珍贵。
诗中还描绘了季节变化和植物生长的细微之处,如“寒谷梅犹浅,温庭橘未华”表明了对自然界春夏更迭的观察。接下来,“台香红药乱,塔影绿篁遮”则展示了寺院建筑与周遭景物交相辉映,既有鲜艳的花香,也有清幽的林荫。
“果渐轮王族,缘超梵帝家”可能是在赞美佛教的传承和它所代表的精神世界。诗人通过“晨行踏忍草,夜诵得灵花”表达了对修行生活的向往,希望能够在清晨和深夜中都能得到心灵上的净化和启迪。
最后,“江郡将何匹,天都亦未加”和“朝来沿泛所,应是逐仙槎”则展现了诗人对于远离尘世、追寻仙境的渴望。这不仅是对自然美景的欣赏,更是一种精神上的追求和超脱。
整首诗通过对法华寺自然风光与佛教文化的描绘,表达了诗人对超然物外世界的向往,以及对生命意义和精神家园的探索。
朝从园中去,暮从园中归。
园中何所有,杂草青离离。
刈少犹未觉,刈多还渐稀。
岂忧筐筥频,要使牛羊肥。
但放刈手缓,勿伤兰与葵。
葵高叶难护,兰弱根易萎。
惟彼恶草种,刈尽转蕃滋。
此理不可诘,此语令人思。
芳城春树晚,清海月弦初。
瑞出三神岛,光缠五马车。
眼中新鸑鷟,膝下小璠玙。
锦褓看争羡,犀颅画不如。
试啼宾错愕,献梦媪勤渠。
庭舞张公鹤,门填孔氏鱼。
一时官府庆,数世甲科储。
闻说衣冠里,高增棨戟闾。
民随阮公姓,邻禁宛溪鱼。
东去龟浮印,南游雉绕车。
阴移棠芾芾,骑拥竹舒舒。
政有儿童恋,谣听父老馀。
攒眉询赋额,正色署刑书。
暗室天如镜,心田老自畬。
看骑金腰袅,待弄玉蟾蜍。
我欲歌三贾,谁能说两徐。
先随汤饼祝,聊当贺钱醵。
符离封城古云望,扼控东南地形壮。
飞流金粟走舟车,镇压奸雄宿兵仗。
昌言才思老台阁,声名远出风骚将。
倦直承明得守符,诏书遣临士民上。
万家裁制须得宜,譬若楩楠迎大匠。
京师从游日月久,送君酒酣益惆怅。
人生岂效鸡鹜群,意在糠粱取甘养。
边隅多故方急材,往往稠人拔公相。
吾侪有策空自奇,皎皎丹衷亦谁亮。
欲随戎马仅胜衣,强作文章还覆酱。
大都用置系于时,丈夫未死固难量。
觥巡卷到君勿辞,行看岸下船头放。
我今联束若愁鹰,注目青云思远飏。
一麾当复泛隋渠,愿君加数为公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