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里锦云乡。傅粉凝妆。红裙争看绿衣郎。
黑□稍头朱柿小,玳瑁丁香。延寿品非常。
尤胜陈江。绣鞋一种记闽娘。
风送瑞堂香百步,结绿硫黄。
十里锦云乡。傅粉凝妆。红裙争看绿衣郎。
黑□稍头朱柿小,玳瑁丁香。延寿品非常。
尤胜陈江。绣鞋一种记闽娘。
风送瑞堂香百步,结绿硫黄。
这首诗描绘了荔枝丰收的景象,充满了浓厚的地域特色和生活气息。诗人以细腻的笔触,将荔枝的生长环境、采摘场景以及人们对于荔枝的喜爱之情生动地展现出来。
“十里锦云乡”,开篇即以“锦云”形容荔枝林的繁茂与美丽,仿佛一片云锦铺展在田野之上,形象地展现了荔枝林的壮观景象。接着,“傅粉凝妆”一句,运用拟人手法,将荔枝比作精心装扮的女子,不仅描绘了荔枝的色泽鲜艳,也赋予了它们以生命感,使得荔枝更加生动可亲。
“红裙争看绿衣郎”,通过“红裙”与“绿衣郎”的对比,既体现了荔枝的色彩丰富,又巧妙地将荔枝与女子相联系,营造出了一种热闹欢快的氛围。这里,“绿衣郎”可能是指荔枝的果实,而“红裙”则象征着荔枝树或周围环境中的红色元素,如花朵、果实等,两者相互映衬,展现出一幅生机勃勃的乡村画卷。
“黑□稍头朱柿小,玳瑁丁香”,这一句进一步描绘了荔枝林中其他植物的点缀,通过“黑□”、“朱柿”、“玳瑁丁香”等意象,不仅丰富了画面的色彩层次,也增加了诗歌的意境美。其中,“玳瑁丁香”可能是指形状类似玳瑁壳的丁香花,与荔枝林中的其他植物共同构成了一个和谐共生的自然景观。
“延寿品非常。尤胜陈江”,这两句表达了对荔枝品质的高度赞赏,认为荔枝不仅美味可口,还具有长寿的寓意,比陈江(可能指陈旧的江水)更加珍贵。这不仅是对荔枝本身的赞美,也是对丰收季节的美好祝愿。
“绣鞋一种记闽娘。风送瑞堂香百步,结绿硫黄”,最后四句继续描绘荔枝与地方文化的联系,通过“绣鞋”这一细节,将荔枝与闽地女性的传统服饰相联系,增添了地方特色。同时,“瑞堂香百步”强调了荔枝香气的浓郁与远播,而“结绿硫黄”则可能是对荔枝成熟时果实颜色变化的描述,或是对丰收景象的总体概括,整个画面充满了喜庆和祥和的气息。
综上所述,这首诗通过丰富的意象和生动的语言,成功地展现了荔枝丰收的盛景,以及与之相关的地域文化特色,给人以美的享受和深刻的印象。
岁月流落何草草,古今七十世稀少。
我生二十五始仕,自计五十归须早。
馀年二十付閒适,等此三分少壮老。
迩来倏忽四十五,鬓发斑斑志灰槁。
况怀忧患在远途,惨淡冠裳雪皓皓。
人生苦非金石固,恒恐形神不自保。
悲欢昼夜正相半,此后信可知怀抱。
欲从今日巧相补,利路名场迹如扫。
五年纵复能几时,一寸光阴璧非宝。
虞翻骨相久己寒,子云晓事恨不蚤。
故园花柳虽未成,愿得强健晚亦好。
交战要难为达者,乘险那得窥大造。
试将此意一问天,长风南来万里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