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29诗句网 欢迎您的访问
当前位置:929诗句网 > 诗词大全 > 《咏蝉·其二》
《咏蝉·其二》全文
宋 / 李复   形式: 古风  押[侵]韵

转丸能升高,藏丸必穴深。

么形感气变,默得幽憩心。

遇冬潜厚地,应暑登高林。

仙术尔何知,动静役阳阴。

(0)
注释
转丸:转动药丸。
升高:提升药效。
藏丸:藏匿药丸。
穴深:深穴。
么形:微小形状。
感气变:感受气息变化。
幽憩心:内心安宁。
遇冬:寒冬时节。
潜:潜入。
厚地:深厚土壤。
应暑:夏日。
登高林:升至高树林。
仙术:仙人的法术。
尔何知:你又怎能知晓。
动静:动作。
役:驱动。
阳阴:阴阳。
翻译
转动药丸能提升药效,藏匿药丸必选深穴。
微小形状感受气息变化,静默中内心得到安宁。
寒冬时节潜入深厚土壤,夏日则升至高树林间。
你又怎能知晓仙人的法术,一切动作都受阴阳法则驱动。
鉴赏

这首诗描绘的是蝉的生存状态和生活哲学。"转丸能升高,藏丸必穴深"表达了蝉在成长过程中的两个阶段:当它准备羽化时,它会选择一个较高的地方以便于飞翔;而在没有羽化之前,它必须隐藏在一个安全的洞穴中,以防止外界的危险。"么形感气变,默得幽憩心"则是说蝉对周围环境的微妙变化非常敏感,即使它静静地待着,也能感受到自然界中细微的心灵交流。

"遇冬潜厚地,应暑登高林"展示了蝉如何适应季节的更迭:在寒冷的冬天,它会躲藏在地下较深的地方以寻求温暖;而当夏天来临时,它则会选择较高的树木上,以避免炎热。最后两句"仙术尔何知,动静役阳阴"是说蝉似乎掌握了一种超自然的智慧,无论是在活跃还是在宁静中,都能顺应自然界的阴阳变化。

整首诗不仅描写了蝉的生存状态,更蕴含着对生命哲学和宇宙规律的深刻领悟。

作者介绍

李复
朝代:元

猜你喜欢

和少蕴石林谷草堂三首·其一

宠辱循环厌宦情,盖头茅屋手亲营。

清泉横道疑滋穴,翠袖围居似化城。

不拟身名炫俱泰,且图心迹遂双清。

半庵閒地如容我,便足徜徉了一生。

(0)

寄题海会晚实轩

素节清霜重,金苞照座隅。

根深容四老,品贵入三都。

骚客真宜友,侯封未易奴。

旧时书两庙,感事涕沾濡。

(0)

次韵张宏道劝释奠致斋

斋居屏尘务,况复儒宫清。

木落必粪本,祭菜敢不诚。

瑚簋见三代,错落罗两楹。

骨冷破梦境,虚窗坐黎明。

祠官趣盥颒,珊然环佩声。

巍巍素王像,视若四海营。

当时杏坛士,与享彯华缨。

乐教属昭代,弟子陈歌笙。

端如从陈蔡,琴舞纷纵横。

元功流万祀,德大遍诸生。

(0)

送邓宁民罢瑕丘簿

火云烧晴空,大暑金石流。

行人口生烟,千里无停辀。

胡为趣遵路,僚好挽莫留。

自言为升斗,往日辞亲游。

儿嬉膝前欢,三载不可求。

所得较所失,轻重真不侔。

于兹满秩归,子职冀稍修。

微官亦何乐,触事有庶尤。

米盐聒双耳,簿领昏两眸。

畏首复畏尾,人役不得休。

岂无读书暇,顷刻但少偷。

幸此案上历,数日获到头。

白云已在眼,喜色津津浮。

我亦厌羁官,如苦南冠囚。

羡子有行色,去若登昆丘。

更书纵未下,投劾行当谋。

(0)

过宝胜哭雅师二首·其二

陈迹都来俯仰间,空堂遗像已斓斑。

白云谁道无情剧,犹向山前自往还。

(0)

不知何处出,牢落水村边。

隐隐犹含雨,飞飞欲近船。

诗书看老矣,事业尚茫然。

今夕知何夕,篷窗犹未眠。

(0)
诗词分类
读书 七夕 春天 爱国 哲理 送别 端午节 思念 友情 月亮 重阳节 人生 寒食节 悼念 赞美 中秋节 田园
诗人
魏征 林佩环 刘子玄 刘昚虚 李季兰 赵徵明 仲子陵 陈慥 王庭珪 刘子翬 熊禾 麹信陵 常楚老 李澣 窦弘余 道潜 黄炎培 丰子恺
诗词赏析
名句欣赏

Copyright © 2025 929诗句网

本站提供古诗文赏析及诗词名句翻译。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备案号-豫25011f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