非公无澹台至室;尚武有子路升堂。
- 鉴赏
此联以“非公无澹台至室;尚武有子路升堂”为对仗,巧妙地融入了儒家思想与教育理念。上联“非公无澹台至室”,以“公”指公正无私,暗喻教育者应秉持公平、正直的原则,而“澹台至室”则借用了澹台灭明(孔子弟子)的故事,强调在教育中,只有公正无私的教育者才能引导学生步入正确的知识殿堂。下联“尚武有子路升堂”,“尚武”意味着崇尚武艺或勇毅精神,这里可以理解为培养学生的坚韧不拔和勇敢品质。“子路”是孔子的弟子,以其忠诚勇敢著称,此句意在说明,通过教育,学生能够成长为具有高尚品德和勇气的人,最终达到精神的升华。
整体而言,这副对联不仅体现了对教育者的尊重与期待,也蕴含了对学生品格与能力发展的全面关注,强调了教育不仅仅是知识的传授,更是道德、勇气与智慧的培养。
- 作者介绍
- 猜你喜欢
六么令·日高春睡
日高春睡,唤起懒装束。
年年落花时候,惯得娇眠足。
学唱宫梅便好,更暖银笙逐。
黛蛾低绿。
堪教人恨,却似江南旧时曲。
常记东楼夜雪,翠幕遮红烛。
还是芳酒杯中,一醉光阴促。
曾笑阳台梦短,无计怜香玉。
此欢难续。
乞求歌罢,借取归云画堂宿。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