蔬谱菘薹芥,大同名小殊。
本根来朔塞,今日盛东吴。
自是田家味,末堪陈国厨。
雨花烟叶意,江左忆清娱。
蔬谱菘薹芥,大同名小殊。
本根来朔塞,今日盛东吴。
自是田家味,末堪陈国厨。
雨花烟叶意,江左忆清娱。
此诗描绘了菘薹芥的生长环境与食用价值,以及其在不同地域的分布与文化意义。诗人以“蔬谱”开篇,点明菘薹芥作为蔬菜在饮食文化中的地位,强调其虽名为“菘薹芥”,但在本质上有所区别,体现了对食材细微差别的关注。
接着,“本根来朔塞,今日盛东吴。”两句描述菘薹芥的起源与现今的广泛种植,从北方边塞之地到江南富饶的东吴地区,菘薹芥的种植与食用文化得以传承与发扬,反映了农业文明的交流与融合。
“自是田家味,末堪陈国厨。”则表达了菘薹芥作为农家日常食物的朴实与自然,与宫廷菜肴的精致形成对比,突出了其质朴而纯粹的美味。
最后,“雨花烟叶意,江左忆清娱。”通过想象雨后花叶的清新与江南水乡的宁静,表达了对菘薹芥所蕴含的自然之美的欣赏,以及对恬淡生活的向往与回忆。
整首诗通过对菘薹芥这一普通食材的细腻描绘,展现了中国传统文化中对自然、生活与美食的深刻理解与审美情趣。
萍生无根蒂,聚散故不常。
结缔水中荇,牵引随波浪。
荇性有本根,行子念故乡。
忆昔与子别,八九度星霜。
誓同鸿与雁,北徂以随阳。
一息在天涯,万里永相望。
昨日寄书至,两载病喉疮。
令我中情热,矧子讵能忘。
别长苦会短,子独去踉蹡。
岂无儿女情,歌竟长慨慷。